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何以闯出新路

发布日期:2021-09-08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

访谈嘉宾:

艾四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齐鹏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沈 炜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建南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

一级巡视员

焦 扬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钱桂仑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李晓杰 吉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教育部日前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座谈会,系统总结两年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成效,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重要指示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把铸魂育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当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学生读本编写和使用情况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有何突破?各地各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哪些经验?本报记者约请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专家进行了研讨。

学生读本走进大中小学校

记者: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融入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中。为帮助大中小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情况是怎样的?地方在“三进”上有何独特的实践探索?

艾四林: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要求,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教育部组织编写了5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其中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各1册,初中1册,高中(含中职学校)1册,大学1册。

读本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科学编排不同学段内容和呈现方式。小学低年级分册以“我是中国人”作为身份代入,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些关键概念和重要观点,配以大量人物事迹和插图,重点讲述爱党爱国、新时代、中国梦、少先队等内容,让学生有基本启蒙。小学高年级分册注重以小故事讲大道理,从典型事例导入,以生活化语言讲理论,力求将治国理政智慧与人生成长道理相结合,重在让学生知道中国正在“做什么”、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初中分册重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处在哪”“往哪去”,较为清晰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高中分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理论意义,把中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贯通起来,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

大学分册从理论层面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述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

根据工作计划,读本作为重要必修内容,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分批推进使用。中小学读本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五年级下学期、初二上学期、高一上学期,每册集中安排一学期(平均每周一课时)进行学习。大学读本作为全国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等有关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重要辅助教材使用。

王建南:福建深入挖掘《习近平在福建》等采访实录的丰厚育人价值,扎实推动采访实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实践要求,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编写《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版辅导读本,对采访实录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的创新理念和优良作风进行梳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追寻领袖成长足迹,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伟力。推动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福州大学等高校开设“系列采访实录精读精讲”等选修课、专题课近百门,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福建红色资源,编写出版了《福建红色文化实践教程》、《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大中小学版)系列丛书,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着力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思践悟采访实录。融入实践教学。将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福鼎市赤溪村等100多个点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4000多名师生深入福州、厦门、宁德等地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主题社会实践。嵌入社团活动。将采访实录作为高校“青马工程”学员必修教材和必考内容,推动广大青马学员深读精研采访实录。发挥120个省级大学生理论读书社示范作用,组织开展采访实录读书会、分享会。渗入校园文化。立项资助学生以采访实录涉及的人与事为原型,创作舞台剧、舞蹈、文学、微电影、动漫图解等作品。建好用好省高校网络思政“一网四端”,建成2.5万道采访实录题库,引导学生上线答题1亿多道。连续5年将采访实录相关内容列入全省高校大学生“一‘马’当先”知识竞赛,年参与学生达20余万。

“量身定制”思政课支持政策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有哪些体现?

沈炜:上海强化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重点抓好“三个机制”。

一是强化“一盘棋”统筹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市委常委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思政课,全市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中小学思政课工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师训体系作出具体安排。二是健全“区—校”联动机制。组织高校马院与区教育局结对共建,在课程建设、师资互派、集体教研、红色文化资源挖掘运用等方面深度合作,试点探索区域层面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三是形成“1+1”决策咨询机制。前“1”是成立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决策协调议事机构;后“1”是指导委员会下设专家指导组,开展前瞻研究、评价指导、工作研讨、经验总结、问题研判等工作,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钱桂仑:安徽在组织领导上用劲,坚持高位驱动、政策推动、系统联动。

省委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省委及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落实“3·18”座谈会精神26项举措、思政课改革创新41项任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54项措施。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省委巡视、综合考核、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局面,全社会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记者:许多地方为思政课“量身定制”支持政策,在教师、资金等条件配备方面有哪些好招?

沈炜:上海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是开展思政课师资培养。实施学校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教学骨干和拔尖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遴选优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到高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挂职锻炼,担任“影子教师”。设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项岗位津贴,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二是组织一体化集体教研。依托全市35个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形成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体备课制度,打造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基地。三是搭建思政课大比武平台。积极构建“赛训一体,以赛促建”的培养机制,建立4年一轮的思政课教学大奖赛和两年一届的思政课教师“时事课堂”展示评优活动平台。

钱桂仑:安徽强化队伍保障。一次性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编制2113名,推动高校加快配齐建强思政队伍,把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省级财政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持续实施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2019年和2020年共投入9500万元,立项建设469个思政项目,落实优秀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优秀辅导员岗位津贴1120万元。强化平台保障。分4批遴选70所试点高校、190个试点院系,分类分层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依托4个省级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每年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建设,构建网上网下、省校两级思政队伍培训体系,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专题实践研修。

打造高水平高起点思政“金课”

记者: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打造“金课”,加强课程群建设,高校在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有益经验?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全面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学校分三步渐次推进,第一步,2018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先面向全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业选修课,进行试点并积累经验。第二步,从2018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选修课。第三步,从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在把这门课继续作为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思政选修课的同时,确定为全校本科生思政必修课,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覆盖。

在这门课的开设过程中,学校一直有两个指导思想非常明确:第一,坚持独立开课,给2个学分,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每个年级均在第三学年必修。第二,坚持“三最原则”,吸收最前沿的教学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学力量、给予最全面的教学保障,确保这门课开设之初就是高水平、高起点的思政“金课”。

为配合这门课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的率先全面开设,学校专家和教师团队牵头主编教育部组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大学版;研制课程教学大纲,向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录制并上线学习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周末理论大讲堂”线上系列专题讲座等,以“人大资源”“人大经验”“人大优势”服务于北京市和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科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彻到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一是开设专门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一个专题进行讲授。2021年春季学期,为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选修课,为研究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必修课。二是修订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列为法学专业学生必修课、法学以外专业选修课,都是2个学分。三是搭建平台。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习近平法治思想跨学科教研室,会聚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教学工作。四是推动教材建设。组织专家学者参与正在编写的马工程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围绕“十一个坚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编写辅助教材。

焦扬:复旦大学坚持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创新课程体系。党的十九大后,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10讲,并及时完善体系、更新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坚持历史与现实贯通,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将“四史”教育特别是党史教育内容有效融入概论课。创新资源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马工程教材+辅助资源”教学资源体系,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牵手兄弟院校和附属学校,承担《“四史”教育学生读本》中小学版编写工作,预计年底出版,推动“四史”教育向中小学辐射覆盖。创新教学体系。实行“一史一课”“一课一团队”,强化资源配置和支撑保障。从“四史”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出发,常态化开展“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教学组织方法。同时,立足打造“大思政课”,构建大课堂,建立“一课四平台”机制;形成大圈层,以思政课改革带动所有课程质量提升,将“四史”学习教育成果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用好大资源,推进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引导师生知史荣校、知史爱党、知史报国。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记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如何做到统筹推进、贯通衔接,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晓杰:吉林立足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自我封闭”“各自为战”等问题,强化备课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备课目标,推进贯通衔接;强化备课组织,推进质量提升;强化团队建设,推进互帮互学;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平台建设,以“五强化五推进”开展一体化集体备课,推动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承续贯通、有序衔接。

2020年6月,制定出台《吉林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普遍集体备课、多向集体备课、定期集体备课,要求教研室每两周至少一次不少于60分钟,全体思政课教师每月至少一次不少于90分钟,横向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一次不少于90分钟,高校“手拉手”和大中小学一体化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一次不少于120分钟。目前,各种横向、纵向的备课活动已常态化开展。

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作为备课的主要目标,促进了上下游学段的贯通衔接和相互关照,突出一体化目标,立足同课异构,促进专业发展。建基地促进集体备课,拓展集体备课方式,组织同上一堂思政课,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习交流,助力提高一体化备课效果。通过建立一体化团队、广泛开展结对共建、组织“手拉手”集体备课等活动,推进各学段教师互为导师、共同成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采取“互联网+思政课”的办法,微课共建、直播共享、平台共用,丰富一体化教学资源,提高一体化备课覆盖面。今年,将在省高校思政网上建立全省学校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资源库,为进一步做好一体化备课提供保障。

沈炜:上海按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根本遵循,不断健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在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基础上,在中小学开设“导读”“导学”和主题活动课等专门课程,配套研发了新思想导学线上微课30节。将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向中小学、幼儿园延伸,2020年市级层面遴选发布首批100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各区加快形成“一区一版本”“一校一版本”。

聚焦“大思政课”,做活课堂效果。紧跟时代,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联动,在常讲常新中不断深化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紧扣一体化,做优工作品牌。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打造“讲台上的新思想”系列主题教育品牌,围绕抗疫精神、重要节点和“四史”“党史”学习教育,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由各学段优秀思政课教师针对同一主题开展现场教学观摩,“我和我的祖国”“伟大的起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主题课程均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师生观摩。

焦扬:加强组织领导、学研结合、大中小学贯通,用好基础教育资源和区校合作机制,聚焦思想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教研共建,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课程化。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四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成效评价。

作者:本报记者 余闯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1日第6版 版名:新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