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日期:2005-09-10     文章来源:    点击:

1 研究生不是普通学生一般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称为“学生”,顾名思义,“学生”是学习新知识的人。当一个人接受了历时16年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系统学习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后,就应该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继续接受学历教育的人称为“研究生”。研究生虽然也属于广义的学生范畴,但与“学生”是有区别的。首先,研究生已经具备健全的人格,能够自尊、自爱、自主、自控、自立、自强。

也就是说,他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意识,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向成功。否则,如果做不到“六自”,他就不可能进入研究生的行列。其次,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拥有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作为研究生,应能积极主动地进入知识宝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着老师将知识硬塞到自己手里。第三,如果说“学生”是学习新知识的人,那么研究生就应是研究新知识的人。学习知识重在将知识“据为己有”,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而研究知识则强调对知识的扬弃,并能在研究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然而近年来,本科生多数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大多数研究生又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生沿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而研究生又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学生和研究生已经习惯于象张大嘴巴的小鸭,等待着老师往自己嘴里填“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又从大学生到研究生。没有人要求他们自己出去觅食,或虽然要求他们自己觅食,但每到“吃饭”时,还是要给他们“填食”。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养成学生的惰性,严重束缚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然研究生是与本科生不同的群体,无论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还是教师和研究生,都应走出本科教育教学的框架,彻底转变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管理部门应当弱化管理职能,为研究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教师要放弃“填鸭者”的角色,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研究生则需要按上述研究生应当具备的三条特征衡量和要求自己,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2 导师应加强修养走出误区导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具有一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外,还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资格和责任。深刻认识导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并正确处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在处理导师与研究生这对矛盾时,应当注意走出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导师等同于教师。在高校,一般将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称为导师。显然,导师首先必须是教师,而教师不一定能成为导师。因此,作为导师不应该将自己混同于普通教师。笔者体会,导师与教师的区别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而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导师应以引导、辅导、指导为主。第二,为了胜任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导师必须有战略眼光,要高瞻远瞩,即使不能走在学科前沿,也要能够了解学科前沿,为研究生指出正确的方向。第三,导师必须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导师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误区二,导师比研究生强。导师在有些方面必须比研究生强,否则,他就不配做导师。例如,导师站得高,阅历广,知识面宽,实践经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透彻深刻,能够在研究生感到迷惘时指点迷津。在研究生能力培养方面,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好比是运动员与教练的关系。教练可以指导运动员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但教练未必能够比运动员做得更好。教练的作用在于,他有能力帮助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目标和具体计划,并指导运动员逐步达到训练目标。然而,在对某些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新技术的掌握方面,要求导师一定超过研究生是不现实的。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研究生在各个方面都不能超过导师,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导师要敢于鼓励研究生超过自己,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研究生,并敢于向研究生学习。误区三,导师就是师傅。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仅仅靠导师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因此,导师指导研究生绝非师傅带徒弟。

导师要鼓励和要求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向其他老师学习,向其他同学学习,尤其注意向其他专业的同学学习。杨振宁曾经说过,他从同学身上学到的知识最多,同学间的互相学习、竞争、启发、挑战,要占到知识获取量的一半以上,其它的才是从上课、导师、看书等方面得来的[1]。通过这样的学习,研究生超过导师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误区四,研究生就要帮导师干活。近年来,许多学校部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紧张。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导师将研究生作为劳动力使用。更有甚者,研究生一入学先得帮导师干活,你不给我干活,我就不让你开题。所以,好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笔者认为,科研项目应该成为培养研究生的载体。导师让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工作,主要目的应该是通过科研实践,使研究生扩充知识,增长才干,强化科研素质与能力。因此,要求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最好能围绕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有助于研究生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至少也应与其相关。作为研究生,参与导师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必然提高自己学位论文的层次和水平,应该会感到荣幸。 3 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组织研究生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保姆式,另一种是放羊式。保姆式教学是将研究生等同于小学生,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沿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放羊式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门课从开课到结束,研究生只见过老师两、三次。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前者是老师不愿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后者则是老师不愿为教学花时间。其误人子弟程度,后者比前者更甚。通过自己当年作研究生的体会和多年来为研究生授课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研究生课堂教学应逐步推行自学答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学答疑式教学是由教师指定教材或必读资料,并布置适量的思考题或作业,要求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精读规定的读物,并查阅部分参考文献,完成思考题或作业。如果每周4个学时,应安排自学2个学时,另外2个学时由老师讲解若干重点、难点问题或进行课堂答疑。自学答疑式教学方法,可以比较好地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提高自学能力,并使他们有机会将基础课知识与本专业实际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为后续阶段的研究工作扫除障碍。乍看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老师轻松了,但其实不然。他们不仅必须精通自己所带的课程内容,而且需要了解研究生来源学科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科学技术问题。要能正确解答研究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不花大力气备课是绝对不可能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更能发挥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门课程可以被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一个专题先由老师“提纲挈领”,布置任务,课后由研究生分头准备。讨论课上由一名或两名同学做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最后由老师“画龙点睛”。

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激发研究生的参与意识,培养、锻炼和提高其组织材料、表述观点的能力。同样,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老师一点也不轻松。他必须通过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理解偏差甚至错误,予以及时的纠正,而且“点睛之笔”更属不易。对于习惯于按教案讲课的老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老师还要有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适时地调节讨论气氛,引导学生紧扣讨论的主题,将讨论步步引向深入,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知识面狭窄、专业不精、组织能力不强的教师是难以胜任的。研究式教学在中小学已经得到提倡,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是最适宜采用这种方法的。研究生经过十六、七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式教学方法,必将有助于科研素质的养成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研究式教学是将课堂教学变成科研活动的实战演习,要求研究生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应用于自己将要从事的学科领域,帮助解决一些本专业的实际科学技术问题,其学习笔记按正式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其发言提纲按学术报告的要求准备。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自己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较高的论文写作、审阅水平,能正确地指导研究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成果。通过推行研究式教学,将会有更多的研究生在课堂教学阶段就有研究论文正式发表。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主题。研究生课堂教学不宜拘泥于一种方式,不同的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自学答疑式、讨论式、研究式以及其他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研究生是国家科研事业的后备力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应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笔者理解,科研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道德、科研冲动、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科研道德是科技工作者的灵魂,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为可怕。良好的科研道德应该体现在: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为准绳,决不做危害社会的发明创造或利用高科技手段做违法乱纪勾当;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劳动,决不剽窃他人成果。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近年来在学术界普遍存在浮躁心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造假和剽窃变得轻而易举。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前车之鉴。在这种情况下,养成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显得尤其重要。作为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至少应该要求学生,实验数据、实测数据绝对不能篡改,实验失败或实测数据不理想要认真分析原因,决不能一改了之;参考、引用他人论著,必须在文中注明,并列出参考文献,坚决杜绝大段抄袭或将下载资料据为己有的现象发生。科研冲动是科技工作者探求真理的激情和良好的科研习惯。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如呆如痴,为了发明某项技术废寝忘食,有些科学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传为美谈,他们的英名流芳百世。20世纪50年代,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主动放弃在欧美国家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祖国。驱动他们的不是金钱和待遇,而是科学兴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虽然我们的导师和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但我们不能缺乏科研热情,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能虽然当了和尚却不撞钟。我们的老一辈导师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几十年如一日勤奋耕耘,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自身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习惯(如及时查阅书刊了解科研动态、记读书卡片、写科研日记等)使研究生潜移默化,受益终身。这一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后来人不断地发扬光大。创新是科研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创新,科研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因此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导师主要应把好理论教学关和开题报告关。 “机遇不给无准备的头脑”。把好理论教学关就是要根据研究生本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让研究生具有创新的准备。“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准备和胆识准备。前者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阔的知识面和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惟有如此才能使创新后劲十足。后者是指有胆量、有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发现前人的错误,敢于走前人未走之路。研究生开题报告是对学位论文的“设计”,在开题报告中没有创新的突破口、没有创新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就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因此,应将有无创新作为研究生开题报告能否过关的考评依据之一。创新是多方面的: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创新是多层次的:有国际领先、国内领先、行业领先。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较大意义的创新,对硕士学位论文可以降低要求,但不等于可以没有创新。把好开题报告关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环节使研究生确立一种观念——科研必须走创新之路。科研能力是科研素质的核心,没有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科研冲动、创新意识统统都会落空。笔者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⑴ 坚持导师与研究生晤谈制度。每周定期与自己指导的全体研究生见一次面,研究生漫谈学习中的问题或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导师给予必要的指点,或对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⑵ 坚持小型读书报告会制度。要求一年级研究生,每月至少精读一篇学术论文,做学习笔记;研二和研三的同学,每月围绕一个专题查阅不少于5篇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外文文献约占三分之一,写一篇综述型读书报告(研三撰写学位论文)。每月第四周周三组织全体研究生在一起,利用PPT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对一年级研究生,不要求他们完全读懂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引导他们分析解剖科技论文的结构,学习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二年级研究生,重点是引导他们全面了解本人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寻找自己科研创新的突破口,为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三年级研究生,则要求他们能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并从相关学科论文中获得对自己科研创新有帮助的信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研究生养成主动查阅科技文献的习惯,逐步提高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求和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

⑶ 从2004年开始,《地质学新进展》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考试采用模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考试成绩根据平时讨论时的表现、模拟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内容的水平以及PPT制作和讲述水平进行综合评定。《计算机地质学》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对每一种数学地质方法,要求研究生自学其基本原理,然后利用实际数据(由导师提供或从期刊文献中获取)完成数据预处理、计算、结果表达、地质解释的全过程,并以论文形式提交给老师,同时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述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每篇习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老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更加准确和牢固。 ⑷ 发起组织研究生学术沙龙。目前,我和两位年轻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每月第一个周六的下午,利用半天时间举行研究生学术沙龙。不定题目,不拘形式,导师与研究生完全以平等的省份参加活动。有导师介绍自己学习或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经验、教训;有研究生介绍自己读过的好文章;有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各抒己见。计划今后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学术沙龙的范围,邀请外专业和外校的研究生参加,主持人也由研究生轮流坐庄。以上是笔者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肤浅认识和不太成熟的做法,写出来为了抛砖引玉。文中谬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卫.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3-6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