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国际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标准

发布日期:2005-06-18     文章来源:    点击:

一.具有适应社会与发展的生存能力

1.适应与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什么是“适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指有机体对环境的顺应,或指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自身的改变去顺应环境条件。人类的生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人文环境)。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经历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长期过程。人类是生物进化中成功的一族,从“适应自然”发展到“改造自然”,使人类得到不断壮大,并在这个过程中改造了人类自己,发展成为现代人。但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是否都得到了适者生存的充分保证呢?事实上,不仅存在大批失业者、极度贫困者需要帮助,而且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生态境,每年死于天灾、疾病者不计其数。这就说明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人们还需要适应社会文化环境。人们不但是自然生物,也是社会组织中的群体,任何人的个人需要(衣、食、住、行、文化教育等)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即与别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满足。如果和周围的人(朋友、同事、领导、父母、亲戚、工作对象等)处于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就会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如果与某方面的关系处于矛盾冲突状态又长期不能解决,例如:与工作单位的领导发生冲突或不适应该单位分配的任务,可能会导致失去工作(下岗)的压力;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可能导致离婚或失恋;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带来焦虑、惶恐、压抑、失去安全感等痛苦体验,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到生存(失去工作、失去家庭、自杀等)。

发展和适应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一个相对适应的水平上,由于个体生理逐渐成熟(从幼儿、少年、青年至成年),或由于环境和教育条件发生了改变(例如从接受中学、大学教育到就业,再到自己创业),原来的适应(平衡)每经历一次转折便被打破。新的条件和新的要求需要高一级水平的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由低一级的适应水平向高一级的适应水平推进的过程便是发展。适应和发展都与个人所处的环境有依存关系。环境条件既可支持个人的适应和发展,也能遏制适应和发展。当非得改变自己的观念与习惯,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适应水平时,个体经受的应激压力便增加了。激压力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价值冲突的压力、2)社会变动的压力、3)文化移人的压力、4)生活事变的压力、5)目标和努力不符的压力、6)角色区分的压力、7)角色转换的压力。

2.当代人有适应发展过程的特点

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剧烈变化的时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以及农村、城市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习惯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例如过去是低水准的生活有保障,现在出现了下岗、失业;过去不赞成提个人利益,现在则尊重个人合法的利益与权利。由于国际交流的扩大,促进了各国不同文化、观念的交流,引起了东西方道德观、价值观的冲突等等,使个人适应社会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适应的相对平衡期缩短,动态调整期变长。好不容易建立起一个适应模式,没有持续多久就变得不适应了,从而增加了个体的应激压力。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的速度太快,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的“知识热”迅速演变成“文凭热”,没过几年出现了“经商热”、“下海热”,到90年代末又出现了“考研热”等等,反映出20年来社会价值取向的演变。

(2)终于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在传统、习惯势力占支配地位的中国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连带感较强,个人的行为较多受到有连带关系的他人(如父母、亲友等)的支配,人生的道路似乎很早就明白地摆在他(她)的面前。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人们的工作与发展主要由组织支配。时至今日,更强调“以人为本”,鼓励、支持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的观念日渐盛行。大学毕业生择业,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自由度增加,固然给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但也并非全如想象的那般美妙。正如心理学家(E·弗洛姆所指出的,这是一种“使人焦虑的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种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须由你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当面临一个选择关头时,既有一种控制感———我的命运攥在自己手里,同时又常常体验到无助、孤单和焦虑。

综上所述,在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上,现代人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严峻的挑战。机会增多了,风险也增大了,还须做到快速地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显然这种挑战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心理方面的矛盾与调适。

二.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健康地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经济学家王光远语),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在现代社会里,健康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限于生理方面,只要没病就算健康了。按传统观念所说的生病,往往较多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等角度找问题,如细菌、病毒、化学污染致病,机械对人体的损伤,营养不良引起体质衰弱等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发现不仅上述因素会造成疾病,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长期的忧虑、悲伤、强烈的精神创伤、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等,对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疾病造成人们的痛苦及行为异常,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转变,出现了将躯体、精神和社会统一起来的健康观。基于这种认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了如下关于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不单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躯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善状态。

新的健康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魄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并通常能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来加以衡量。属于人们躯体的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完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完好”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这里合在一起介绍。中外学者、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有不完全相同的表述,例如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等等。

在这里我们归纳出关于心理健康的8个标准:

(1)智力正常(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正常)

(2)情绪稳定,有安全感(可以接纳自己的一切方面,可以承受挫折、恐惧和不幸)

(3)意志健全(有决心、信心、恒心)

(4)自我意识强,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恰当评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自傲,也不自卑)

(5)适应能力强,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不怕到新环境去学习、工作、生活,能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6)人际关系和谐(乐于助人,关心人,也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7)人格完整和谐,心情愉快,有幸福感(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符合社会进步潮流)

    (8)睡眠正常,生活习惯好由此可知,健康的个性体现了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与美的表现等诸方面都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由于这种内部的和谐,导致人与环境间的高度一致。              (题目为编者所加)

上一条:何为人才

下一条:如何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