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优质资源向教学倾斜的思路,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自1999年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教学基本建设上共投入10亿元巨资,使学校教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的新型大学,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林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自1999年合并组建以来,不断加大改革和建设力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被誉为“全国科教体制改革的示范、典型和方向”。
为有效解决扩招后教学用房不足的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拓展投资渠道,投入资金2.5亿元,新建、改建和大规模维修改造了教相关基础设施。6年来,学校新增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科研大楼和两个学生新区,新增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新建体育场、游泳池等各类体育运动场所11万平方米,教学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断加大教学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2002年以来,先后投入实验室建设资金1.87亿元,装备了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实验室,这些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形成了“开放、共享、竞争”的实验室管理新局面,基础实验开出率达100%,专业实验项目开出率达95%以上。获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的杨战武高兴地说:“以前我们拿着科技作品方案苦于找不到实验室,现在每个实验室的大门都向学生敞开,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按照“高标准建设,加强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功能”的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原7个校区的图书馆进行了归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农业文献中心。目前,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192.6万册,阅览座位2050个,形成了开架借阅和联机检索为一体的开放型服务体系。今年,新建的电子文献检索阅览室全部对师生免费开放。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程61门;建成省级名牌专业9个,校级名牌专业17个。学校根据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启动实施了创新团队、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内进修项目和学历提升工程,设立了主要用于青年人才培养的校长基金、科研专项和人文社科专项。今年以来,学校用于各类人才支持经费已超过3000万元。其中,以康振生教授、邵明安研究员领衔的两支创新团队同时得到了学校150万元科研经费的支持,14名拔尖人才和27名青年学术骨干也得到了9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如今,在被誉为“农业硅谷”的杨凌,一个功能布局合理,集绿色、人文和数字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大学”已初步建成,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旧貌换新颜,已经成为杨凌农科城最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