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日前出台的《省特级专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该校3位浙江省特级专家在岗工作期间,将不再进行任何聘任考核。有关专家表示,这一规定既体现了对科研规律的尊重,优化了科研软环境,又有助于他们潜下心来进行科研创新。
据了解,特级专家是浙江省设立的最高学术技术称号,荣誉仅次于两院院士,都是各专业领域的“排头兵”,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按照规定,全省特级专家总人数应控制在100名以内,每3年评选一次。去年9月该省诞生了首批30名特级专家,其中有3位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分别是催化研究所教授刘化章、催化加氢研究中心教授徐振元和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教授张立彬。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教师为了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往往为各种名目繁多的定性、定量考核指标所累。51岁的张立彬是浙工大3位特级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身份最特殊的一位。作为该校校长,他熟知短周期、超负荷的考核指标对学术研究的负面影响;作为特级专家,他又深谙科学原始创新规律:需要宁静致远、“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追求,需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研究精神。张立彬告诉记者,对于一心扑在科研上的特级专家来说,取消岗位考核无疑有利于他们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上来。
此外,该校还积极支持特级专家参与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决策咨询等工作,学校在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办公用房、实验用房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特级专家除享受省里规定的每年两周学术休假或统一安排的休假活动外,还可每两年享受一次由学校提供的半年学术假;除享受省里规定的二级医疗待遇、每年一次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外,学校医院还将指派专人每月与特级专家保持一次联系,及时掌握特级专家健康状况等。
据介绍,该校即将进行新一轮校内岗位聘任,届时将启动更为人性化的岗位聘任和考核机制。“我们正努力在岗位聘任等各项制度的安排和设计中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给教师创造一个更宽松、可以更专注的学术环境,鼓励承担更高水平、更重大的科研项目。”该校人事处处长肖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