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四书》是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情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惜的是《中庸》对于审问、慎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更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尽管“尊德性”指的是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这里是从性善论出发的,是唯心的;但“道问学”也包含着后天学习和努力的成分。这里也初步接触到思想道得品质的形成与掌握文化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两个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这也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
4、重视个别差异—“学知、学知、困知”
《中庸》继承了孔子的重视个别差异的思想,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说,有的人天生就能知道。有的人需要学习才能知道,有的人必须经过困难才能知道。知道了以后却是一样的。有的人是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安然无事地去实行,有的人为了对自己有利才去实行,有的人是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实行。得到成功以后却是一样的。《中庸》这种重视个别差异、鼓励“困知”与“勉行”的思想是可贵的。
5、强调主观能动作用—“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强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除非不学习,学习了还没能掌握,一定不罢休。除非不追问,追问了还没能理解,一定不罢休。除非不思考,思考了还不能得出结果,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分析,分析了还不明白,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实行,实行了还不切实,一定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百倍的力;别人用十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千倍的力。如果能用这个办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必定会变为明智,即使是软弱的人也必定会变得刚强。这里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决定于个人主观的努力而不决定于他的天资。《中庸》这个思想十分深刻。《中庸》思想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