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今天,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之一)

发布日期:2006-03-13     文章来源:    点击:

   近一个时期以来,北大教师孟二冬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在受到感动和教育的同时,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这块曾经圣洁的田园里。教书育人,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这些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蚀。如果我们的教师丧失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吗?能够做出过硬的创新科研成果吗?能够发挥引领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吗?

    以下四篇文章是厦门大学校长、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就教师职业精神所进行地阐释。

校长观点 树立教师敬业神是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

关于敬业,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精神”在哲学上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一种基础品质。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教师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的基本品质。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是当代许许多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他的事迹体现了一种平凡的精神,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普通的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的精神。然而,就是在这平凡中,孕育着传道、解惑、授业的人生真谛,孕育着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师道力量,孕育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血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是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树立敬业精神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其敬业精神和品质,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追求言传身教、行为世范、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孟二冬身为教师,对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内涵,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传道,不仅是要传授为学之道,更要传授为人之道;而最佳的传道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诚心。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会主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恒心。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敬重教育事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孟二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古今中外,高等教育领域里成就的大师,无一不是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敬业者。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不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赢得了人们的称赞,而且也以持之以恒、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精心。培养人才是复杂的劳动,不仅需要教师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更需要教师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态,更新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乃至教学艺术,不满足于陈规俗套,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照抄照搬和“拿来主义”,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内容、创新的方法,从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师生关系的哲理。教育以育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孟二冬教授在三尺讲台上不知疲倦地讲授,直到倒在讲台旁,甚至在三次大手术之间,他还念念不忘给学生讲完那些曾经因病中断的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病榻上还牵挂远方的学子?毋庸置疑,是为师的责任,是为师的信念,是为师的爱心。

教师敬业精神的养成,还需要社会、学校的不懈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