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校长伯恩哈德-艾特尔教授(Bernhard Eitel)指出,德国大学要有明确分工,并强调了精英大学的必要性,而特长化和区别化则是实现卓越性的基础。 海德堡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专业设置从中世纪以来不断完备,已拥有一套近乎完整的德式大学专业体系。大学的首要目标是,坚持以联系科研的教学为重点,以欧洲顶级大学身份跻身于世界顶级大学前列。
海德堡大学第二个重要的目标在于,保持“传统式大学”的形式,并长期坚持专业的多样性。这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立场,而是一种完全实用性的立场。海德堡大学最大的长项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拥有多种多样的、最高水平的知识储存。这种多面性的知识储存可以针对新的研究问题快速进行重新组合。
德国高校目前被要求争取的国际化和世界品牌质量,海德堡大学现在其实已经具备。同样可以在国际上已经明显得到发展的研究重点之上继续建设,这些重点在很多情况下都跨越经典专业并打破其界限。海德堡大学重要的竞争优势还在于,拥有多种与校外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的机会。这是大学所在地的一个特性:海德堡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城市,城市中同时又拥有大量的校外研究机构,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也很近。
这种科学基地的结盟不仅对科研很重要,对教学也同样如此。比如,海德堡大学在最近几年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共同设立了 “桥梁式教授”职位,即该职位经费由多方共同承担。这种新的资源既有助于各科研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络、吸引并留住卓越的科研人物,也同样有助于开发新的课程和设立新的研究生专业。大学与其周围科研机构的专业能力的联合在此也得以体现。
海德堡大学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能力的组织形式,因为上面所讲的潜能要得到有效发挥,大学必须能够独立制定并实施自身的发展战略。为此,大学必须要求政界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并利用大学特有的塑造空间。
政界经常要面对有关大学的任务和功能的问题,这时候往往是联邦州关于结构性政策的考虑优先,比如在乡村地区或者基础薄弱的地区建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或者双元制大学(编注:指一种与企业合办的大学形式)。财政政策方面的考虑往往也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或者通过某些鼓励措施实现对高校体系的“调节性”干预。这时候,高校之间的相互区别往往被忽略,不仅仅是不同种类的高校的区别,而且也有某些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区别。许多高校政策措施的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严重忽略这一现实,不明确承认德国高校系统内的分工。
观察一下由州政府拨款的大学,它们与依靠联邦政府拨款的研究机构共同构成德国科研的脊柱,此外还把培养科学后起之秀作为核心任务。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通过大学卓越计划,不同大学成就上的巨大差别显现了出来,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学在卓越计划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这表明,只有这些大学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科研质量。当然,这并不能排除其它大学也有成就卓著的科研人员,但是他们目前所在的机构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真相或许会让人不舒服,但是显示了目前越来越明显的分工。
大约 10到20所的顶级大学拥有足够的科研人员、基础设施、环境和国际联系网,能够在相当高、甚至最高的水平上从事基础研究和以科研为目的的教学。为此,他们需要学术研究自由、大量减少所受的干预,需要长远而稳定的计划,需要自己挑选最好的学生。
同样必须还有合理的辅导比例,这样才能对学术新生代从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培养,使其承担领导任务或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身工作的道德基础和义务的认识。这里首要的不是培训,而是养成,是引导新人对于事关我们未来的重要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同样是这一小部分(顶尖)大学,其成员与校外的、包括国际的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对事关人类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为此目的,大学的教研工作应以科学研究为导向。这一小部分(顶尖)大学的任务在于,对未来进行预先思考,探寻基础,开发解决方案,给社会决策者提供必要辅助。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也应该明白,这样的大学给他们传授的是从事科研工作和继续深造的能力,包括国外留学的机会、参加专业会议的机会,要通过自主的学术工作获得读博的资格。这需要时间,需要学术自由,也就是说,还需要耐心和计划的稳定性。
德国的教育政策并不缺乏目标,但是往往缺乏对我们的教育体系分工的理解,缺乏承认这一点的开放度。这方面的讨论必须勇敢地进行下去,然后就会明白,谁为什么能把什么做得最好,谁为此需要并且也能得到多少资金。 作者简介:伯恩哈德-艾特尔(Bernhard Eitel), 1959年生,大学期间于卡尔斯鲁厄学习地理学和德语语言文学,1989年在斯图加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应聘到帕绍大学任教,自2001年起在海德堡大学任自然地理学教授,并于2007年当选海德堡大学校长。(译文:贾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