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推进教改深入发展

发布日期:2005-05-16     文章来源:    点击:

摘要: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办什么样的西安科技大学”和“如何办好西安科技大学”不仅是需要学校领导层认真思考和把握的问题,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认真思考并“从我做起” 。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的内涵是什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对办好大学有何意义?现代大学应树立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观念?作为西安科技大学的师生员工应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确立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是推进教改的思想保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本质比较系统、宏观和理性的认识,是关于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教育思想既受教育规律的制约,又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个体条件有关。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能正确反映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方向的先进教育思想,称为教育理念

[1]。办教育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实际出发逐步予以实现。要参与全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更须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指引和鼓舞师生员工为逐步实现教育理念而奋斗。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浅层次的看法、想法、意见、要求等等。教育本质观、教育功能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对教育相关事物的观点,都属于教育观念的范畴

[2]。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将高校之间的实力竞争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为了自立于中国名校、强校之林,各个高校都在加快和深化各项改革。实践证明,观念先于行动,学校的一切改革都离不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可以引领学校锐意改革,抢抓机遇,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错误或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则会严重阻碍学校的健康发展,在与其他高校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学校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西安科技大学已经有了46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要把我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跟随时代步伐,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时代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由于长期实行狭隘的专业教育,我国大学生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薄弱。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但至今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反思。以往的教育,从体系到内容,从人才培养目标到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需求。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得依赖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今年,我国适龄人口的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 %,从而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未来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趋势看,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三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在此情况下,高校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遵循三大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树立三个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解决三个矛盾(发展速度与基础条件的矛盾、办学要求与人才不足的矛盾、管理水平与发展需求的矛盾),处理三种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需求与能力的关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3.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当前,我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大好局面,同时也处于“逆水行舟,慢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场之中。为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2010年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乘教学评估的东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应该成为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学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将学校建设成为人为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Ø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Ø 以完备知识体系、健全人格素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为标准评价大学生质量和学校教育效果的教育质量观;

Ø 适度发展规模,优化学科结构,着重提高质量,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观;

Ø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立教授治学机制,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治学、办学的依靠对象,并受到广泛的尊重;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成才服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应成为学校和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同样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只有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我们认为,在处理以下几个关系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1.“教”与“学”的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此原则,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全面理解。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自尊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当好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学生,应深刻理解“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学生不应随教师的“指挥棒” 被动学习,而要根据服务社会并实现个人价值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力(毅力、动力和能力),求得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永远的老师,也没有永远的学生;老师在培养着学生,同时,学生也在不经意间培养着老师。

2.“鱼”与“渔”的关系。顾明远教授在《国际教育学理念》一书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两大宏观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高速涌现,信息量成倍增加,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将贯穿人的一生。因此,现代大学的课程只是学习方法的载体,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授人以“渔” 。学生不应只满足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而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保证在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后,永远不会落伍。

3.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倡导“传道、授业、解惑” ,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体现了养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但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及现在一部分师生的心目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略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除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外,教师也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责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具有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并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辱自己的使命,为国家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面向21世纪坚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潘懋元.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 面向21世纪坚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