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学效益

发布日期:2007-07-05     文章来源:    点击:

细化预算管理 财务全程控制 公用房有偿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校现有仪器设备7万多件,总价值达12亿元。从今年年初开始,学校国资处一改从前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做法,将所有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从而改变了过去设备闲置率高的问题。现在,学校一个学科购进的设备,其他学科也可以间接或直接使用,无形中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效益,这是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结果。

    近些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迅速,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科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发展的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这些年的大发展相比较,学校在管理方面确实还存在制度不完善、粗放型管理、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如何通过整合资源配置提高有限的资源、资产的利用效率?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培养勤俭办学的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如何通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在今年年初提出,要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以勤俭办学推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靠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对于管钱、管物的部门尤为重要。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科研预算要先由使用单位与财务部门多次论证后,再经专家委员会答辩,专家评审后,才由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形成最终预算方案。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各部门预算交到主管校长手中,资金由校长在所属部门内调剂,实现了预算的细化管理,同时校长办公室的经费也细化到各个校长名下,控制办公经费的支出。学校财务处还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为学校节约银行贷款利息1400万元。 不仅“把钱用在刀刃上”,还要保证财务的安全运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定了事后总稽核制,并设立了相当于内部审计部门的事后总稽核,定期突击检查学校所有财务部门的税款,从制度上规避了资金风险。财务处还规范了专项经费管理,对专项经费从立项、计划到决算全过程跟踪管理,使资金链条清晰、明了,做到不挪用、不挤占、不超支,实现了财务的全程有效控制,为学校的专项经费安装了“防火墙”。 精细化管理最难的是土地与房产。学校国资处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培养人数、教师资质等情况,通过不同的计算模型,建立起“公用房产管理系统”,提出公用房“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用房单位超出定额面积标准,应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公用房有偿使用后,用房宽松的单位一时接受不了,找有关部门“谈判”,甚至吵红了脸。不满归不满,争议归争议,学校坚持用制度说话,一碗水端平。国资处与全校14个院(系)签订了超面积用房收费协议,收缴房产资源调节费76.95万元;签订各类经营性用房协议36份,总金额达700余万元,全部收缴上交财务,从而也结束了后勤公用房产零租赁的历史。公用房有偿使用,激活了闲置用房,解决了苦乐不均问题。 过去,教学科研单位用自己的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使用起来比较随意。现在学校规定,只要超过800元,都要登记造册,丢失要赔偿。某实验室一次购入10个千元以上的计算机硬盘,学校检查时,发现丢失了两个,按照新规定必须赔偿。教师们不理解:我们自己的经费买的,为什么学校还要检查?还要赔偿?国资处副处长李东明说:“登记入账并不影响正常使用,用新制度管起来,不但减少了损失,更重要的是树立起爱惜国家财产、勤俭办学的意识。”仅今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类似赔偿到达近30万元。 教学科研的管理也在精细化上下了功夫。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过程中,科技处指导编写的申报材料成为优秀范本;在全国高校科研中,科技处编写的《SCI投稿指南》、《EI投稿指南》成为备受关注的样板。科研质量工作注重前期的策划,加强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学校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于学校建设的各方面,众多的师生们从中看到了效益,也看到了变化。校长王树国说,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同时也形成了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良好学风和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