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美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日期:2007-07-10     文章来源:    点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批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关于如何理解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美国是一个既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国家,合理借鉴美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必将有利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美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

    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的措施相当有力,成效也十分显著。美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实践中主要在四个方面做得较好。

    1.通过灵活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课堂教学仍是当前美国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美国高校的授课形式是很灵活的,教师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美国高校,教师十分注重在讲授该课程内容之前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尚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留㈩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甚至常常鼓励学生提出对权威理论的批评性意见,并就此意见与学生进行讨论。在哈佛的教学过程中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哈佛一直认为,正确答案绝不是唯—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和形势变化,去寻找更好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允分表现白己,增强自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美国高校还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正式开设“创造力开发”课程,此后,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相继开设有关“创造学”的课程。日前美国已有几十个“创造学”的研究所,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造学”研究机构。美国大学还十分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影、计算机、访问教学等。

    2.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国高校把参加大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学校普遍加强厂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他们很注重学生的实习过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通常会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半年至一年,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而且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学生带着这些经验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再回到学校学习,往往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并付诸行动。哈佛大学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的环境中,让他们用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熟悉或不明白的问题,强迫他们不断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的极限挑战,经过讨论、总结要点,获得知识和体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美国高校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捉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良好环境。在美国的一些高校,几乎每天都有如专家讲座、辩论会、体育联赛之类的活动。哈佛一直积极提倡组建课外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和睦的环境缓解学习压力,同时锻炼社交能力和口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而且话题非常广泛,不仅能缓解组员学习压力,还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美国高校的校内活动团体也很多,像旧金山州立大学就有近200个正式注册登记的学生团体,其内容覆盖科技、文化、政治、经济、心理、卫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在美国高校,学生各类团体只要不与联邦和州的宪法相冲突,不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校方一般不干涉。各种团体各有特色,形成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局面,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帮助。

    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

    通识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平衡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美国许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的大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使他们尽早得到从事科研的训练,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伯克利大学就把本科生科研当作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并提供服务以及为本科生提供各种科研机会。

    斯坦福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卡斯帕尔校长反复强调,研究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对教师的不断质疑又推动了研究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一项UROP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本科各年级的一些优秀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各项研究课题。当这些学生取得研究成果后可以向基金会申请研究经费,也可公开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学分和报酬。密歇根州立大学专门设置了“科研推广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非常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到当地科研机构与公司实习和兼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

    二、从美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美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理念,并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固化的知识,但并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使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并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对理论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善于创造问题情景,运用讨论法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造就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给学生布置的问题和作业应该是开放式的,鼓励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在课堂上表达的自由与欲望,教师有对学生观点的正确认识能力,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哪怕他们的想法并不正确,或有悖于课本,但这对其创造性思维恰好是一种巨大的启迪。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达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感的环境。

    另外,我国也可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诸如以研究创造力及其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创造学”和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等,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歌德曾说:“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美国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往往比较强,原因在于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我国高校也应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适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基地,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中,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建立校内各种实践基地和设计中心等等,提供多种渠道、多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每个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实验课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采用多种考试形式,使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反映在考试成绩中。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通过课外活动尤其是研究性的探索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学生发挥个性和潜力的主要渠道。学校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课外活动的进行,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要引导并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完善个性,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提高综合素质。多开展以学术交流为内容的学术活动,如举办讲座、科技展览,发表、出版学生的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使学生在活跃的学术活动中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鼓励学生建立“大学生创造发明协会”、“创造学研究会”等组织,开展活动,奖励创造发明成果。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加强科教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舞台。

    4.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但落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在学生科研中,虽然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有了某种程度的要求,但对学生平时的科研训练和指导并不多。今后可逐步采取措施,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并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同时,亲身参加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的真实课题研究。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学生自己找题目,鼓励学生设计新方案,根据其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实用性来评定成绩。

    总之,我国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这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索,还有许多国外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应放眼全球,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之处,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者工作单位:湖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