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下午,中国人民大学1303教室。或坐或站的同学们挤满教室,正翘首盼望着一堂由青年教师王易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以匿名方式写成纸条投入小纸箱,然后自愿上台,任意抽取一个问题,发表看法,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各种迷茫与焦虑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变得豁然开朗。
“上这门课是一种思想熏陶,更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地方。”当一些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境尴尬”大发议论时,记者在近期的调查采访中,却感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夺人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学习需求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着没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让许多学生对思政课感到“头痛”。 “表面看,这是教与学的冲突,实质是折射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需矛盾。”教了十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清华大学思政课教学部主任艾四林教授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内需不强,或内需不足,甚或内需缺乏。是不是这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天然缺乏需求呢?”艾四林告诉记者,“实际上,根据调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用的,有学习需求。” 事实证明了艾四林的结论。清华大学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为课程的满意度打分,去年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体系最先推出的两门课——《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2007年在对学生总体课堂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显示,两课教师为91.15分,以微弱差距逼近全校平均值91.2分。这对于授课面极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已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在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评价结果上,全校公共必修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概论》,三位开课教师的得分分别是4.61、4.68、4.66分,均高于在校本科生对教师教学的总体评价4.48分。 “我们希望学会怎样思考” 中山大学的一位学生在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普遍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思政课有两个共同的期待:一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能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采访中,同学们表达的强烈愿望是:“我们希望老师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还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学会怎样思考。” 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所做的调查,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该校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朱萌的话代表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公共课应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科学,从而达到思政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美珣说。 “需求才是学习的动力源。”艾四林认为,研究型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艾四林将这一教学理念归纳为五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以及五个转变:由结论灌输向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科学结论转变;由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探讨解惑转变;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转变;由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向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向以提升理论思维、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转变。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思政课老师们期待学生从“要我们学”到“我们要学”。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精彩不可否认,目前照本宣科、千人一面的思政课课堂并非个别,“不出错、不惹事”的思想在不少学校领导及思政课教师中普遍存在。“这种状态下,不要说学生,连授课教师也难有积极性。”艾四林感慨,“领导重视”至关重要。在清华大学,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任组长;在“985”一期、二期建设中均获单独立项;教师享受专门的课时津贴和奖励,且逐年增加;占用最好的上课时间;等等。“这样的环境使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艾四林说。在人大和北师大,思政课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人大本科教学改革立项和精品课程建设中,思政课均为立项重点。北师大教务处副处长方瑾介绍说,2007年,该校王炳林教授负责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按照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近两年来该校校级教改立项中加大了思政课建设力度;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形式上,北师大将思政课改为按专业统一排课,一方面便于教师有目的地将思政课内容贴近专业实际,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各专业、各班级学生党员、骨干分子在课堂上的带头作用。
环境有了,思政课受不受欢迎,关键看教师。人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晓京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目前在一些高校中,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同专业课教师比有差距,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此,艾四林深有同感。他直言,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尤其缺乏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与专业课程比,思政课的教师教学投入、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并不差,学历也不低,但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 问题出在哪里?“在学术水平。”艾四林说,“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不差,学识魅力不足。原因是长期以来,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只做加法,忽视了减法。”
艾四林所说的加法是惯常的学位提升计划、诸多的教师培训等。他认为,“学识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在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普遍过重。” 据调查,有的省市思政课教师只占学校教师总数的3%左右,却承担着10%以上的教学量;教学课时也普遍高于专业课教师。当教学变成一种机械劳动时,教师的科研时间自然很难保障。对此,艾四林提出了“减法理论”——首先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负担;其次减轻思政课教师的心理负担,营造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减法做到位,加法跟得上,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自然会增强。”艾四林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