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是辽宁省第一家通过吸纳社会资金实现了“外延”跨越式发展的学校。在投入硬件建设的11亿元资金中,80%来源于资产置换和招商引资。这种通过自力更生突破发展瓶颈的成功探索被省领导概括为“沈师模式”。然而,沈师并没有就此止步、固步自封,而是在“沈师模式”搭建起的更大硬件平台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内涵建设,锻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特区”促进重点学科突围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于文明坦承:“高校质量的提升与规模的发展相比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对于进入师大行列较晚的沈阳师范大学而言,质量、内涵的提升更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沈阳师范大学创造性地推出了“特区”制度。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确定了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目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培育学科2个,实现了沈阳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重大突破。 社会学学科拥有“东北社会转型研究中心”基地、沈阳社会发展研究所,是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承担着“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和“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其“教学论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首届优秀教学团队,在为辽宁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推进了辽宁省乃至全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所在的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搭建平台,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沈阳师范大学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两条渠道,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内,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在省级重点学科和建设博士点学科设置首席教授岗位,在硕士点学科设置责任教授岗位,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鼓励现有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奋发进取,多出一流成果;对外,不断加大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坚持“一流水平、团队引进、特殊扶持、全面建设”原则,瞄准国内一流水平的人才,成建制地进行“团队式”引进,提供相应的工资、住房、科研经费和其他学术研究条件。几年来,先后引进中科院院士2人,特聘教授12人,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450人。 2002年,动物学科率先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广学、赵尔宓,一改学校没有院士的历史。
2003年,借助中国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在学校设置主会场这一有利契机,率先成立“沈阳师范大学院士工作站”,聘请21名院士为兼职教授。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加入沈师教师团队,使重点学科的优势更加明显,全面带动和提升了沈阳师范大学学科的整体水平。今年4月18日,辽宁省内惟一一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在沈阳师范大学落户,就是看中了沈师大人文学科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沈阳师范大学共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792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94项。出版学术著作880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A类以上学术论文266篇。 “沈师路径”的支点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高等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于文明。这也是沈师成功的经验之一。 教师教育职能是该校办学的独有优势,他们紧紧抓住原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的机遇,实现了与基础教育的“零距离”对接,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并兼有教研指导职能的师范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沈师品牌”。 辽宁省艺术学校并入沈阳师范大学后,沈师组建了戏剧艺术学院,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教学大楼,并牵手中国京剧院成立了“辽宁实验京剧团”,不仅填补了辽宁省戏曲、戏剧高等教育的空白,而且拥有了一块响当当的品牌。2007年,获“全国艺术教育杰出贡献单位”奖。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支点之二。沈师从2003年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施按类招生、分流培养的“2+2”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实行学分制管理,建立专家评教、学生评教等质量保证机制,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7个,其中,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旅游管理为省级示范专业,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学校成为辽宁省“紧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沈师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突出“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谋和咨询,同时也促进自身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辽西是我国古生物化石宝库之一,被国际学术界尊之为古生物学家的“麦加”。沈师于2004年成立古生物研究所,是辽宁省高校专门从事古生物研究的机构。2006年启动辽宁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建设。不仅为辽西化石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同时也使该校古生物化石研究起步便与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