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瑞典高等教育改革关注什么

发布日期:2008-05-22     文章来源:    点击:

当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都在进行变革和调整,遥远的北欧国度瑞典也不例外。

决策权限下放

瑞典政府将决策权限下放给高校的初衷是为了增强高等教育系统的灵活性并提高运行效率。但批评者认为,该政策并没有为高校提供足够动力,反而使高校办学缺乏多样化,难以保持各自特点。

因为在决策权下放的过程中,瑞典政府希望实施以目标和结果为评估依据的宏观管理,而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对教育结果的报告。

近几年来,瑞典政府要求高校更多地递交报告,并不断出台管理规范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这种做法引起了高校的不满,高校不愿政府管得过于具体。此外,高校希望政府在宏观管理方面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对所有高校提出同的要求。

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瑞典出现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趋势,高校布局在地域上不断扩大,使来自不同经济及种族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取得非常积极的效果。

但一些批评人士,特别是反对党人士担心,如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没有对教育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数量扩张意味着自我终结。针对这种批评,瑞典中央政府对高校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质量基本令人满意,高校间没有系统的质量差异。

教育经费投入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是一个讨论的热门话题。瑞典现行的政府经费投入体制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学分)作为拨款的重要依据,这种体制为高校灵活地设置教学科研的优先领域提供了保障,因而得到广泛认同。

但有人指出,这种投入体制对学生选课需求的变动过于敏感。还有人认为,过分迎合学生的需要会导致高校的短期行为,例如在专业设置上,如果高校一味提供受学生欢迎的课程,那么各个高校的专业将会趋同,高校失去特色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在这种财政投入模式引导下,高校可能会降低考试难度和学术标准,以保证更多学生能通过考试,从而得到更多拨款。虽然目前没有数据支持这个假设,但担忧不无道理。

科研投入

瑞典高等教育界认为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不足,资金的分配过度分散,高校科研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基金会及企业等等外部投入。

瑞典政府认为,通过国家科研委员会以竞争方式分配科研经费,是对提高科研质量行之有效的政策设计。因此,竞争成为政府科研经费政策的导向。很多高校担心,这种状况使很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不得不签署短期科研合同,对国家而言不利于推动长期科研项目的实施,使科研项目覆盖的领域过于狭窄。

面对现行的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很多高校更倾向于增加直接拨款的比例,这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的长期科研规划,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教师和科研人员队伍。

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规划如何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如何精确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这是瑞典高等教育界的“经典话题”。虽然总体上看拥有学位的人失业的风险比没有学位的人要小,但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仍然引起了所谓“过度教育”的争论。

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毕业生的匹配之间出现了问题。高校毕业生正在经历越来越高的失业压力。尤其是从事纯学术研究的博士后人员,就业前景缺乏保障。为了摆脱就业窘境,大量刚毕业的博士不得不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签署短期工作合同。

瑞典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弱点是高校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关注。

很少有高校系统地追踪学生毕业后在职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目前,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

学生的专业选择

在瑞典,高等学校在博士教育以下的各学位层次提供多种不同的课程,学生的选择很多。这种选课制度虽然体现了灵活性,但学生往往不去选择政府认为十分重要的课程。

问题常常发生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等专业,虽然政府为其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却不感兴趣。由于许多学生外语基础较差,难以适应大学的外语课程要求,所以除英语以外的大学外语课程对学生不具吸引力。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高等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在瑞典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政治目标。总体上看,大学本科阶段和博士生阶段学生总数中,女生比例已占到60%;新入学的博士生中,女生也占到一半。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专业,由于男女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一些专业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教学人员中,随着学术等级的提高,性别失衡现象也愈加明显。教授中84%为男性,女性教授仅占16%。虽然这比1994年女性教授仅占不到8%有了进步,但增幅与预期仍有差距。

教育多样性和广泛性

虽然目前来自工薪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比例在上升,但某些社会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不理想。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差别也很大。那些来自社会上层家庭的孩子倾向于选择学习年限长、社会地位高的专业,如法律和医学;而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的孩子则倾向于选择短期的职业培训类专业,如技术和护理等。

瑞典高等教育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大学生群体平均年龄偏大。因为瑞典高等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国民开放,高等教育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博洛尼亚进程”

瑞典是“博洛尼亚进程”参与国。“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是通过实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整体教育竞争力。学制结构改革与质量保障合作是改革中的两项重要内容。200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学制结构改革方案,建立了三级学位结构。关于质量保障,瑞典已经建立了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并向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提交了认证申请。

瑞典高校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只进行基础高等教育的大学学院。新学制实施以后,为了保证质量,大学学院并不能自动获得进行“欧盟硕士”教育的资格,必须以专业为单位,通过负责质量评估和学位授予权审批的国家高教署评估,才能获得“欧盟硕士”授予资格。

一些没有获得“欧盟硕士”授予权的大学学院希望引入一种新的两年制硕士学位,避免瑞典高校以“是否有权授予‘欧盟硕士’”标准被分化成两个不同等级。围绕“博洛尼亚进程”而实施的改革正在进行中,这一重大改革将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作者单位: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