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做好这一工作,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一流教师队伍, 建设高水平乃至一流大学? 我们不仅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做法, 也可以从我国大学历史中吸取经验。
本文就后者作一初步探讨, 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以本土为根,世界为怀, 在前人已经达到的高度上继往开来, 勇攀新的高峰有所启发和借鉴。一、大学教育首先要树立 “优师为本”的理念正如真正的人, 真正的大学不仅有体, 而且有魂, 是魂与体的完整统一体。大学有体有魂, 有血有肉, 才能使办学不仅仅停留在 “形”和 “体”的层面, 而进入 “神”和 “灵”的境界。衡量一所大学有三个层面的标准, 第一层面是物力的, 主要是建筑和设备。这是有形的, 是大学的肌体, 是外在形象。第二层面是人力的, 主要指教师及其开设的课程。这一层面以人为本,以教授为核心, 是流动的, 是大学的血液, 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显然, 人力比物力更重要。即使缺乏高楼大厦, 甚至租房设校, 只要有好的教师, 也可能成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第三层面是理念。主要指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境界和学术文化氛围。这是无形的,是大学的灵魂, 是大学的精神气象。这三个层面,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教师是大学的血液, 建筑设备是大学的肌体。理念处于统帅的最高层面。大学人只有在正确理念指导下,才能使物力发挥充分作用。因此, 从最高境界上来说, 办学首先是理念办学。
办学者首先应有教育理念, 并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理性支撑点。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蕴含着教育发展的思想,体现着教育追求的终极关怀。走进一流大学, 你必然会被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沉潜的学术氛围所感染、所激发, 像走进精神家园, 有一种归属感, 有一种自由心和进取力。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自己在“豹变”, 不断更新自我, 超越自我。这就是大学的 “新民”之效, 由此实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像北大、清华、南开以及西南联大等当年之以成为高水平大学, 首先在于办学者对大学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于其校长都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办学定位, 都树立了育人以优师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聘请一流教师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
他们为此留下了许多远见卓识和感人事迹。如蔡元培的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 “大学者,‘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梅贻琦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罗家伦的 “要大学好, 必先要师资好”和 “我认为罗致良好教师, 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竺可桢的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 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 教授人才的充实, 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 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 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以上论述, 可概括为 “优师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不仅这样说, 而且坚定不移地这样做。如此知行合一, 才能叫真知, 才能叫理念, 才能说树立了这一理念。蔡元培深知要办好北大最关键的是要先有一大批具有高深学问、热心教学又能为人师表的一流学者。他认为当时北大存在 “学课之凌杂”和 “学风之败坏”两大弊端。“救第一弊, 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 一面教授, 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 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 在延聘学生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 为此, 尚未到任的蔡元培, 便把陈独秀作为他延揽人才的第一对象,“三顾茅庐”请陈出任文科学长。他聘请了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熊十力、马寅初、夏元瑮、李四光、丁文江、葛利普等来北大任教,使北大一时精英荟萃, 名师云集, 一扫北大的陈腐之气, 使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浓厚学术空气和教学科研的盛况。蒋梦麟继任北大校长后, 秉承蔡校长的办学主张, 也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清华具有崇尚大师、注重延聘一流学者的传统。大多数校长都非常重视延聘人才。梅贻琦任清华校长之后, 将重视延聘一流学者的传统发扬得更加光大, 并使之成为清华人的共识。他在就职演讲中讲到: “一个大学所以为大学, 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他反复强调: “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 故亦图之至急”。
“大学之良窳, 几乎全系于师资与设备充实与否, 而师资为尤要。”他一方面尊重原教师队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 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礼聘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使上世纪 30年代到抗战前的清华园名师云集, 群星灿烂。即使在艰难的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仍非常重视教师的聘用,基本上每次常务会议都有教师聘用方面的内容, 这使联大聚集了当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大多数第一流学者。这在中国大学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此外,当年的浙大、交大、燕京以及杭州国立艺专等大学都非常重视从海内外延聘一流专家、学者。当年这些大学校长, 在国外留学或短期考察, 便能敏锐地把握大学办学的本质, 认识到办大学不能停留在“形”和 “体”的层面, 而要进入 “神”和 “灵”的境界。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必须有体有魂、有血有肉。否则, 有体无魂, 大学必然平庸; 有肉无血, 大学必然丧失生命力。真正的大学是看不见的大学, 是精神的大学, 是有大师的大学。真正的大学在其寂寞而孤独地追求真理的灵魂中,在她无数为追求真理而寂寞的儿女们身上。在大学的三个层面中, 校园占地、建筑和设备等物力层面, 比较好办, 只要有钱, 很快就可以解决; 但要守住大学的“神”和 “灵”, 树立优师为本的教育理念, 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建成一流大学却要艰难得多。 21世纪,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凸现, 这都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对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谁具有卓越办学理念, 谁拥有一流教师, 谁就处于主导地位。目前, 我国大学的物力已有了很大改善, 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相比, 最大差距在于师资, 在于科学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大学优良传统, 认识优师为本教育理念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不应急功近利, 满足于物力层面, 而迷失教育本身, 失落大学理念。
因为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它反映大学的本质特点, 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大学、为什么办大学和怎样办大学。没有理念的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 教育必然附属于某种现实力量, 成为政治或经济的工具,其行为是短期的, 目标是片面的, 发展是被动的。二、一流教师在大学教育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在大学教育中, 教师理所当然是最重要的。 “教师掌握着学术法则, 制订课程计划并帮助创造校园内的学术气氛。通过他们专业的优势和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们维系或削弱着学校的社会环境和知识环境。”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是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主体, 其人格学问代表了大学的精神主流, 给学生一生的价值定向和成长成才以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影响。一流教师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概括为: 定好位、树学风、开课程、出成果、扩影响。 1. 坚守文化的定位。大学定位在文化里。文化育人,是其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在大学里, 教育不应市场化和平庸化。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不应做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能趋于平庸。 “我们必须牢记大学靠的是思想, 靠的是伟人”。
在大学里, 文化就是追求崇高、完美的精神创造、品质提升的氛围,就是激发人的理想信念和培育人的精神成长的力量, 是求是崇真、成就个体、引领社会和造福人类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其中, 人的精神不断得到感染和提升,信念不断加固与坚强, 行为日新又新、不断卓越化。这一过程,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人在潜移默化中精神得到滋润, 心灵得到净化, 达到铸造灵魂、提升自我、尽性至命的目的。因此,坚守文化定位至关紧要。然而在虚无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侵蚀下, 大学要坚守文化定位十分困难。只有一流教师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因为他们不追求政治或经济上的实用目标,而是在探求真理、育人教化和引导社会的精神生活中寻求乐趣、实现生命价值。 2. 建树沉潜的学风。水有源, 树有根, 学术风气也有开创人。大学要成为一流, 应有追求真理、沉潜玩索、不屑浮躁的学风。这一学风, 则是由一流学者开创的。他们德才兼备,为人为学同源一体; 他们 “上承前代之余绪, 下开一世之新风, 踵事增华, 独辟蹊径”; 他们哪怕一个人, 也能形成一种学术文化氛围, 凝聚和影响一批学生。一流教师就像神奇的窗户,带给人们清新的空气、眩目的风景。正如殷海光所说, 他在西南联大见到金岳霖就像在浓雾中看到太阳。著名学者姜亮夫动情地回忆:“清华研究院的教和学,确实在德、智、体三方面兼顾,尤其那时的学风特别好。在清华这个环境当中, 你要讲不正当的话, 找一个人讲讲肮脏话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学生同先生、学生同学生碰到了都是讲,某个杂志上有某篇文章, 看过了没有? 如都看过两人就讨论起来, 如一方没有看过, 看过的就说这篇文章有什么好处,建议对方去看。”这是关于优良学风对育人教化作用的生动描述。办大学就是办一个氛围。没有沉潜的优良学风, 熏陶不出一流人才。 3. 开设一流的课程。学术要靠学人来承传和开拓,文化要靠后人来继承和弘扬。不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学术乃至广而大之的文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流教师崇教厚德, 爱生如子, 把学生看成自己精神生命和文化理想的载体, 开设课程, 与学生对话交流, 把自己学习研究的成果和生命体验的精华, 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用全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学问, 获得成长的路标, 提升精神境界和学术水平。像陈寅恪、吴文藻、王瑶、费孝通等甚至把人才培养看作比自己的学术研究还重要。一流教师,吸引一流学生, 开设一流课程, 培养出一流人才。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归根结底是大师之学。大学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课程。课程的量和质, 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据统计,西南联大8年, 开出了1600多门不重复的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采取灵活自由的选课制, 选修课比重高达总学分的 50%以上。 4. 创新学术的成果。学术的本质在于创新,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是真正的学术。学术是一个自主的王国,她有她神圣的使命, 她有她博大精深的领域,她有她独特的研究策略和治学方法, 她有她无比神奇的迷人魅力。一流教师因其高远的精神境界, 独特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和作风, 所以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作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学术环境和生活条件好, 他们会努力治学; 环境和条件差, 他们也能超越环境和条件局限, 坚持学术追寻。当年西南联大的教授学有专长, 意有专情,世局虽艰,而安和黾勉, 各自埋首, 著述有成, 趣味无倦, 不仅没有使中国学术在战火中断失, 反而还使一些学科取得了进展。 5. 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知识界领袖和社会良知的的一流教师, 不仅是创新学术的先驱, 而且还是产生新思想、发展新文化、引领新社会的先锋。像蔡元培的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陈寅恪的 “独立之精神”和 “自由之思想”的学人风骨, 林风眠的 “介绍西洋艺术; 整理中国艺术; 调和中西艺术, 创造时代艺术”的艺术教育思想,王国维治学的“三境界”说, 华罗庚的 “由薄到厚, 由厚到薄”读书观等等, 影响深远, 历久弥新。综上所述, 一流教师在大学教育和发展大学文化中具有关键作用。正如季羡林所说: “根据中外各著名大学的经验,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 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 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 ‘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一个学者去世或去职, 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任人, 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价立即下降, 几乎门可罗雀了。”]作为清华学子,季老最能深切地体会梅贻琦校长的教育理念。这段话, 可以认为是对梅校长 “大师论”的精彩注解。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教育本身, 意味着一颗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看来, 教意味着启发、激励和鞭策人去学。教师只有在人格学问上与学生具有 “势能差”, 才能推动学生去学。一流教师,就是铸造灵魂、传承文化, 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感动、解放和提升学生的生命的理念人。教育需要感动。这种感动是全人格的, 是知情意合成生发的。没有感动, 就没有学问的长进、品质的内化乃至整个精神生命的成长。然而,今天的教育在知情意等方面都缺乏感动。师生关系隔膜, 缺乏学术讨论和思想情感交流, 大学变得越来越像机关或企业。为此, 必须返璞归真, 提升大学精神, 体现大学尊严,重新温润大学校园,深入研究和回归本真的师生关系, 用温馨、高雅、和谐的人情味, 取代冷漠、庸俗的人际关系, 让校园温雅化、文明化与和谐化。集老师的智慧与父母的慈爱于一身来对待后生弟子,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如可规定教师除上课外, 每周至少有若干小时接受学生咨询; 把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作为活动性或实践性课程,列入教育计划, 安排教师作导师, 提供课外辅导, 为学生排忧解难。创新制度, 保证教书育人的落实。教师只有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崇高品质、高深学术和深厚情感,才能感动学生, 给学生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给学生新的思想、方法、知识和能力等, 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的魅力、学术的尊严和情感的温馨。有了深刻的感动和新的体验体悟,才能启发学生解放手脑, 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在社会所赋予的广阔空间和职业生涯中卓越表现, 体现个体和社会的价值。三、如何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既然一流教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 大学校长如何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1. 坚持学术和人格上的高标准, 唯才是举。学术是大学的主体, 人格是教育的基础。有没有学问, 人格高与低, 是衡量教师价值的最高准则。大学教授,应该是某一门高深学问的权威, 体现学术的尊严。当年, 这几所大学对教师聘任有极严格的学术标准, 把 “学术上的建树”作为延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只要有真才实学, 英雄也可以不问出处。因为有此思想,才有蔡元培请没上过大学 24 岁的梁漱溟作北大教员的佳话; 才有清华请当时既没有文凭, 也没有著作, 但学贯中西、博大精深的陈寅恪作国学研究院导师的美谈;才有熊庆来聘请只读过初中, 但独自钻研算学成绩不凡的华罗庚为清华算学系助教的传奇。 2. 兼容并包, 培养、引进和辞退相结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 一方面大量延聘新学名士, 另一方面大胆辞退了一批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员包括一些洋教员,但对于像辜鸿铭、刘师培这样虽然保守但确有真学问能为人师的教员还是让其留任, 发挥他们的作用。竺可桢在任浙大校长的宣誓典礼上明确表示, 决不妄用一人。蒋梦麟对北大三个学院院长说: 辞去教员, 我来做; 引进人才, 你去做。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是今天的大学校长难以达到的。 3. 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相结合。罗家伦提出 “借才异地”的思想, 认为请外国最享盛名的学者来短期讲学还不够, 还要千方百计以更充分的设备上和生活上的便利,使他们安心留着,多 “为师”几年。这样 “不但训练我们的学生, 而且辅导我们的教员”。他认为 “这是把科学移植到中国来的最好的办法”。20 世纪 30 年代, 数学家哈达玛 (Hadamart)、 物理学家朗之万 (L ongeyin)、 玻尔 (N .Bohr) 、华敦德 (K .L.Wattendort) 、控制论创始人和 数 学 家 维 纳 ( N.Winenet) 、 哲 学 家 兼 教 育 家 杜 威(Dewey) 等世界一流学者都前来清华或北大长期或短期讲学。当年,国立杭州艺专在林风眠的主持下, 也有一批法籍专家长期在艺专任教。 4. 高薪聘请, 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当年教授的工资待遇是较高的, 对特殊人才, 还提供特殊条件,发给特殊薪酬。林风眠任杭州艺专校长时,为了培养名符其实的出色艺术家, 十分重视图书资料建设。尽管经费不多, 还设专人为驻欧代表, 专门负责购集石膏模型和图书资料等, 使师生能及时看到世界最新的艺术作品和期刊。 5. 双向选择, 自主流动。志同道合, 彼此尊重, 相互信任, 心情舒畅, 则同舟共济, 共创伟业; 否则, 另谋高就, 各奔前程。这样可以减少同事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当年大学教授终身只任职于一所大学的情况是很少的。青年学者谢泳曾统计过 1949 年前北大、清华、南开、北师大 100 位教授的流动情况, 发现:他们当中一般流动三次, 多的四五次, 而流动的时间一般在三四年之间,最后才落脚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时代不同了, 今天的大学工作比过去更加复杂、要求更高、任务更繁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 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所以,育人以 “优师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没有变, 而且愈加重要。我们应发扬传统,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为我所用。创新大学制度, 在完善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建立由教授组成的各种业务工作委员会, 既可发挥他们的专长, 又可使这些工作更符合大学规律, 还可以使教授们增强主人翁精神, 感到学校是大家的, 有自己的一份儿;根据不同大学的办学定位, 确定不同的师资标准, 避免或纠正大学办学和师资建设同构化的时弊。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 其办学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这与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是不同的,它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应盲目模仿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做法, 片面追求高学位, 而应注重聘请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或技术前沿的专家、技师等; 不拘一格地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增加队伍建设的投入, 更大胆灵活地从国外吸纳更多更高水平的专家来校任教、讲学; 选送更多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企事业单位去进修深造, 短期交流工作; 等等。总之, 我相信, 随着大学理念的还原和更新, 制度的创新, 投入的增加, 工作条件和学术环境的改善, 中国大学将超越 “形”和 “体”的层面, 而进入 “神”和 “灵”的境界, 吸引更多海内外的一流人才来任教和讲学,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罗海鸥,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