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科技界的声音

发布日期:2012-02-27     文章来源:    点击: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抓住了你的视野,但是只有很少的东西抓住你的内心,去追求它!

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Saul Perlmutter

《科学时报》(2011-10-19)

我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因此能随遇而安,从不抱怨,不攀比,不嫉妒。一有嫉妒心,就不能与人合作,工作就做不好。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为什么上不去?就是不能发挥全国的优势力量。为什么不能发挥全国的优势力量?还是嫉妒心作祟,怕别人上去了,影响了自己。这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师昌赫

《科学时报》(2011-10-19)

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外科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达到95%,但其中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20%,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

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 姚健红

《光明日报》(2011-10-19)

我们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构筑物的腐蚀问题,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为混凝土构筑物进行防护及修复,确保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高安全运营、长寿命服役。

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保荣

《科学时报》(2011-10-19)

美国人不会把奖颁给一个具体做事的人,而会颁给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人。我们的传统是讲集体主义,西方的科学传统恰恰与此相反:大多奖项都是突出个体,科学奖励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这是来自于科学追求独创性的内在逻辑。首先就是奖励“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争议”也提供了一次科普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真真

《中国青年报》(2011-10-19)

全球每4人中就有1人需要精神治疗,但全球每人每年用于精神卫生方面的投入平均不到3美元,而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仅为0.25美元。在中低收入国家存在精神障碍的病人中,3/4以上未能获得任何治疗和护理,全球不少中低收入国家每百万人仅有1名精神卫生专家。精神卫生医疗部门应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精神疾病患者无法得到心理治疗,而是单纯依靠服用药物,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司司长 Sekar Saxena

新华网(2011-10-09)

科学发现优先权、学术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运行的核心规则,大环境的改变和经营压力的增加,部分科技期刊的唯利运作破坏了科技期刊的公信力。

(“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2011年10月17-18日在重庆召开,游苏宁在专题论坛上做“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报告。)

中国医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我遇到的反对,多极了!多极了!过去50年中,我做过五六个实验,开始都遭到了反对,包括AMS实验。但是,做实验物理,就不能考虑别人的看法,不能因为绝大多数人反对,你就不做。物理学的进步,就是推翻所有人已知的东西而发展的。

你写一个报告,审查的人依据的是现有观点;而你要进步,就必须推翻现有的观念。于是,有很多好的东西,就在评审中被否定掉了。所以,做基础研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而改变,甚至不能考虑自己的前途,要有义无反顾的精神。

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

《文汇报》(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