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资料 - 专家论坛 - 高校管理 - 正文

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当前中国高教定位不明

发布日期:2005-11-17     文章来源:    点击: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分类不清,定位不明,一片混乱的现象”,有着中国高等教育专家称号,今年83岁的潘懋元老教授在谈到高等教育发展时,认为这种分类和定位不清的局面正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一大困惑。潘懋元教授在南京审计学院的座谈会上,就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建设应该关注的重点做了分析和阐释。

“不应都向北大靠齐”

潘老在分析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时候,认为现在很多大学都在往综合化、研究型上面挤,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是跟社会不相符的。并且,不少高职、高专类院校一心想升格,都在忙着搞专升本,从而有不少学校都放弃了他们应该遵循的培养目标。“如果每个学校都发展成像北大、清华一样,那几千万个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子,这样行吗?”潘懋元教授在谈话中很诙谐地指出了这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并且,潘老认为,目前研究型大学为创收拼命搞大众化的教育,现在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主要是精英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准确定位,而定位的前提要做好分类。潘老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研究综合型,第二是应用专业型,最后是职业技能型。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有目的地进行发展。

避开竞争是最好的竞争

“定位是笼统的,还有一个就是特色,要办好学校就是要有特色”,潘懋元教授在谈到定位的同时,还强调特色的重要性。每所学校能够生存发展主要在特色,大不等于强,如果求大求全,反而做得一般了。对于一些高职、高专类的院校,潘老认为,高职高专首先要把定位定好,不能盲目地去追求专升本,现在有不少高职生没有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一心想着升本科,这是不太好的现象。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把培养职业技能作为第一手能力来培养学生。

他还认为高校在办学上,避开竞争才是最好的竞争,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如果能够突出特点,你就是第一也是唯一。

教学质量为何下滑

潘老在谈到教学质量的时候,还提到目前存在的两种判断,一种认为质量下降是真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虽然高等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18%上升到24%,但是高校的经费和师资还是跟不上连年扩招的步伐,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然而另外一种判断是用了大众化的质量观来看,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从而导致了最后质量衡量标准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是高深学问,高职院校的标准是适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只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畅销,适销对路,就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因而,潘老认为,教育质量具有两重性,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