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既涉及人才培养标准问题,又涉及人才培养实现问题,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
高校应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完成其历史使命,是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剖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入手,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揭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若干规律,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进在历史长河中,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稳定性、独立性特征,又具有多样性、可变性特征。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稳定还是变动,主要受制于当时社会条件及人们思想观念;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看,则不管其变化,始终应围绕提升教育对象——未来人才的发展潜力这一目标。(一)民国以前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在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处于萌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从形成到改革的演进过程。1862年清政府建立了京师同文馆,随后在洋务运动中先后兴建了20余所洋务学堂。这些学堂秉持“中体西用”的培养原则,以西文、西艺为教学内容,造就了一批实用型的外交和军事人才。而1895年天津盛宣怀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首开中国培养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之先河,1898年诞生的京师大学堂确立了这一变革,开始了在普通教育基础上进行专门教育的人才培养,以西政教学培养社会改良人才的实践。这一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方针,遵循通过由相应学科教学来达成培养的目标的途径。存在的不足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培养的人才缺乏先进思想。(二)民国初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得以逐步贯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上,效法西欧、日本和美国成为潮流。这一时期的蔡元培和张伯岑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蔡元培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和北大校长,他的人才培养思想对当时北大改革和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重大。蔡元培曾留学于德国,深受德国的大学办学模式熏陶,他主张兴办综合大学、学术性大学的理念;力主“学”与“术”分途,高举学术自由旗帜;在教学中废除年级制,采分系选课制及学分制,以打通文理沟壑,舒展个性。1919年爱国教育家张伯岑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大学,他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既应具备学术理论才能,还应具有实际工作能力;主张按照“理以救国,文以救国,商以富国”的思路,设立文、理、商三科,努力服务社会和民族工商业。总之,这一时期人才培养总的特点是坚持通才与专才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兼取。(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国民党统治区,《壬戌学制》的基本精神得到延续,同时南京政府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在此影响下,此后各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逐渐倡导“通才教育”[1]。在清华大学,当时的校长梅贻琦,主张推行美国的通才教育模式,提出:“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的观点,要求学生兼具自然、社会和人文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关注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出路。
可见梅贻琦校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兼顾了构成人才发展潜力的“自由扩展度”与“适应度”两个方面的要求。[2]这个观点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总之,就当时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是倾向于通、专结合的。在我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高等教育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为革命战争的需要培养政治、军事、文教和专业技术人才。1931年我党创建的红军大学,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的原则;其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仍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这些人才培养原则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影响较大。(四)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人才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即是要把‘抽象’、‘广博’的学府逐步改变成具体的、专业的学府。”于是1951年底全国上下的院系调整开始了,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认定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所谓‘通才’。这种‘通才’教育的结果,在旧中国就表现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3]与中国具有类似国情的“苏联模式”——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的首选。自此,民国时期引进的通才教育思想被专才教育思想所代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新特点,即以各行各业所需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对口培养。(五)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大革命”后,高等教育改革渐次展开。1979年5月,我国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讨论如何把高校既办成教育中心,又办成科研中心。此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渐展开,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对“专中求通”形成共识,重视本科学生的文理基础和文化素养,提倡人才宽口径及复合型;注重通过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淡化专业。二是强化“产、学、研”的培养方式,重视发展重点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二、制约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因素分析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进中,不难发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既包括内部因素,大学为追求独立品格和价值目标的自身发展因素;也包括的外部因素,社会需要及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传统等因素。概括起来,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要、政治经济体制、教育思想方面以及传统方面等因素。(一)社会需要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高校人才培养。在近代,我国贫穷落后,“实用救国”、“工业兴国”和“科技兴国”次第成为重要国策,人才的实用性备受重视,这种社会需要必然反映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在此背景下,人们虽然在思想上能理解,通过一定培养方式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往往为功利思想左右而偏离准确方向,走向过于热衷人才“适应度”的一面,而忽视提升人才“自由扩展度”的一面。(二)政治经济体制因素政治经济体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借助高等教育体制间接发挥作用;第二是对人才发展潜力实现方式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在“适应度”与“自由扩展度”之间此消彼长。一般而言,集权管理和计划经济倾向于接纳有更高“适应度”的人才,而分权管理和市场经济则倾向于接纳更有“自由扩展度”的人才。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管理体制,集中反映了政治经济体制的要求,直接影响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要使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合理高效,应使大学具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从而激发其创品牌、创特色的积极性,促使其实践自身的价值观念;同时,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适度分权,使各式各样的社会需求能及时、准确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三)教育思想因素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不难看出,随时代大潮而波涛起伏的高等教育理念,左右着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其中最根本的是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从清末的“中体西用”,到旧中国的“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其每一次的转变都深深影响着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教育思想中有关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对大学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也对人才培养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四)传统因素所谓高等教育传统,既包括传统体制,又包括传统思想,还包括各种传统经验。传统中又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东西,它们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使得高等教育按原有的轨迹运行。就人才培养过程而言,传统的集中式管理体制、刚性的课程计划、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目标、重功利轻人文的价值取向等,都在不同程度地起着强化旧模式的作用。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过程,将不仅取决于传统力量与革新力量的强弱对比,而且取决于改革策略的合理程度。三、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规律及改革的趋势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制约因素分析不难看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外在因素的制约,也受到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制约,但始终在“适应度”与“自由扩展度”之间此消彼长。潘懋元教授认为,“在诸多教育规律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 ,称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4]作为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之一的大学人才模式实践也必将遵循这一规律,在人才培养中要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在“适应度”与“自由扩展度”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人才发展潜力的“适应度”与“自由扩展度”协调发展要求的规律。而两者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取决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对人的自身发展的重视程度。纵观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百年变迁,随着社会条件和思想观念的不断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变化,但不变就是社会需要的人一定是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人。可以预测,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必定是围绕培养“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人”这一目标,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问题。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遵循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律和适应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的探究,应从当代人才素质要求入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和谐融合,是通才与专才的统一,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这体现了人才发展潜力的“适应度”与“自由扩展度”协调发展要求。[5]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问题。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融合发展为方向。第一,在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知识等三个部分知识。其中,前两者结合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结合则构成专业知识。三种知识的具体比重应因校因专业因人而异,体现了办学特色和个性倾向。第二,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创新能力。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特征的要求。第三,在素质方面,主要包括道德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其中人文素质是基础,对其他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总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基础,知识沉积为素质,并通过素质转化为能力,素质又是潜在的能力。良好的基本素质、优化的知识结构和合理的能力结构都是当代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因此,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向着如何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起来的方向发展,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 3.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改革问题。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相应的配套改革。[6]第一,专业结构改革。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主要是改变专业划分过细的现象,变“专业对口”为“广泛适应”。
这就要求进行两个方向的改革:一是校内调整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二是校外联合办学,丰富校内专业构成。第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是向着课程体系系统化、整体化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克服课程体系膨胀,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选修课,扩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是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能及时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相关知识。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声中,对原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行力度,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强调启发引导,反对漫灌;重视课堂讨论,教师精讲,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和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作者简介:张剑,陕西眉县人,助理工程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