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依托山东省和学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对学院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列探索和实践,聚焦行业发展需求,打破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构建了“强基固本、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适应能源行业对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实现强基固本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院创建了培养方案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思维空间。构建“强基固本、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学院的核心目标。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实行大类培养,着重夯实学生通识教育和数理化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从大二年级开始,学院注重培养各专业学生所需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力。专业教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材料的世界。学院面向大三年级学生,进一步打好学生学习材料和工程的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大四年级学生,学院重点培养其综合能力以及独立从事设计、管理的能力。学院通过毕业设计、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养。学院按照“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应用—拔尖创新”四层次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基础牢固并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层次之间紧密相连,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助力学生实现梦想。
推动学科深度交叉 深化科教融汇
学院紧密围绕新工科人才对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要求,积极融合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和力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前沿知识,通过学科深度交叉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在教学内容方面,坚持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实现科教的深度融汇。同时,学院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借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通过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共建课程等,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院深入调研产业动态,了解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产业的实际需求,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强基固本在工程创新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适时更新材料前沿知识,不断凝练并精心打造知识结构完整、理论体系严谨的专业核心课程讲义和教材。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综合能力
依托高端学科创新平台以及高端化工与能源材料产业学院的建设,学院大力推行“公共基础实验—材料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三线协同”的发展模式,全力创建多层次、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构建起贯穿大学四年、持续不断且融合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大一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学科融合,借助基础的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并利用优质的校内外科研资源和企业资源,全面推行“三融合”育人方式,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借助校内外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在大四年级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独立从事设计管理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独立承担具有一定难度的科研项目或设计任务,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