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这一重大战略工程奠定了国家发展长远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内容。“双一流”建设实施已近两轮,取得显著成效。锚定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同步谋划,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和运用近十年来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深刻认识改革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改革在“双一流”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不但表现在“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上,而且体现在具体任务中,成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双一流”建设作出总体部署。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双一流”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出新的部署。在建设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南昌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十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考察视察,多次在不同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双一流”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并且从建设和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即聚焦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的五大建设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改革任务。“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使“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变成可操作的行动纲领,使建设任务和改革举措互促互融,合力推动“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先锋的内驱力,也是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大步赶上时代潮流、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法宝。改革的重点是理顺校内外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聚校内外资源,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目标。因此,把“五大建设任务”与“五大改革任务”相分离,以及“重建设、轻改革”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应当认真梳理“五大改革任务”的实施成效,总结经验、检视不足、明确提升方向,以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五大建设任务”全面提速,加快“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准确把握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支点和突出成效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工作
近十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党建工作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健全基层组织、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风党纪监督管理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健康,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在实处,把党的领导贯穿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是学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健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高质量的党建和思政工作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面贯通。20所建设高校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占全国试点校的80%,教育部15个本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都建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高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三是“双带头人”培育不断加强,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党组织负责人培养成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学术带头人”。通过党建工作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克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四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学科组织建设协调发展。以党的组织凝聚力,把优秀人才和广大师生紧密团结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齐飞共长,促进学术繁荣和成果涌现。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正确处理好校内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包括校院关系、学科生态、师生关系、教学与科研等多重关系,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鉴于大学的成员复杂、结构复杂、活动复杂和环境复杂,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最复杂的社会组织。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管理,落实和扩大建设高校管理自主权十分重要。“双一流”建设近十年来,国家持续扩大建设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推动建设高校人事制度、评价制度、科研管理体制、学科调整机制改革,授权32所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放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双一流”建设学科,探索自主特色发展的新模式。“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依法治校的基本方略,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取得显著进步。一是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建设高校普遍完成了大学章程的修订工作并经主管部门核准发布。通过章程明确办学地位、办学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法定内容,为学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章程为基础,学校进一步制定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可以说,当前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是比较完备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推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制度具有刚性,而文化具有柔性。刚柔相济,方能长远。许多学校将学校精神、价值追求、育人理念、文化传统融入学校制度体系之中,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科学文化、创新文化,使制度有魂、文化有依,从而使学校治理有效率、有温度、有韧性。三是师生参与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日益规范,保障师生员工对学校重要事务和重大决策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渠道畅通,逐步成为学校的常态。四是学术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大学治理的复杂性还在于学术治理的复杂性,而保障学术组织的权力是做好学术治理的必要条件。近十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遍在优化学术治理体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明晰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管理权限,健全有关教学、学位评定等专门委员会的学术组织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教师在学术事务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涉及学术事务的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咨询和研究作用。
3.实现关键环节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人事人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改革涉及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各个环节,应当抓住主要矛盾,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学校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源募集等方面,因此,加快推进这些关键环节改革尤为重要。近十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这些关键环节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喜人进展。一是以改革推动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改变对人才培养工作思想不够重视、理念比较落后、内容比较陈旧、方法不够得当、投入不够充足等顽瘴痼疾,努力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工作主旋律。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博士生、超过50%的硕士生和14%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这样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决定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高端性和引领性。而每一所学校的本、硕、博学生的培养,构成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上,明确并巩固其基础地位,积极探索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招生选拔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金基地”“四新”“六卓越一拔尖”“强基计划”等建设计划,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成为推动全国本科教学改革的领跑者和主力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大部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斩获。一些学校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设计:强调本科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底色”,着力打好全面成长、成才的人生基础;硕士生教育重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活力”;博士生教育则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建设学校按照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分类培养的要求,制定分类培养方案、组织分类导师队伍、实施分类培养途径,使专业型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化、学术型人才培养更加学术化。特别是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正日益成为普遍的育人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4.75分(5分制),对毕业生的政治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水平评价分别达到4.75、4.71和4.65分,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总体肯定。二是以改革推动建设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创新体系、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双一流”建设的重大任务。从改革的视角看,就是要突破科研组织“小软散”,创新能力和文化不足、满足国家需求不够等突出问题。近十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论述、“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特别是“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创新科技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把加强科研工作、强化体制创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学校水平的着力点,希冀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为国家建设、人民福祉作出更多贡献。建设高校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进展比较显著:一是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重点布局,使之更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方向,在推动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构中国自主学术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支撑治国理政等成果丰硕;三是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发挥学术机构在高校前瞻性布局中的主动作用,加强有组织科研,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督导制度,提高重大项目完成质量,持续完善科研资金统筹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构建良好学术文化,营造平等开放坦诚交流的学术讨论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建设,促进形成守信、尚德的科研活动秩序。现在,在世界有关教育和科技的统计中,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学科跻身世界前列,若干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航天奔月、先进核电等服务国家需求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三是以改革提升大学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人事人才制度的改革,事关学校发展的根本,事关教师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发布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文件,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依据。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据此力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改革。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职责落实,将师德师风把关考评贯穿于人才引进、晋级晋升、评奖评优等各方面;完善队伍建设机制,按学科规划调整队伍结构,既重视发挥老教师作用、又把政策重心放在青年教师发展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发展资源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引育并举,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的加盟,提升了建设高校的学术水平和育人能力。现在,在全球最具学术影响力的10万名学者中,受聘于建设高校的有4668人,显示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队伍实力。此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是近年教育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议题。“双一流”建设高校带头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克服“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作出全面部署,着力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和注重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在建设过程中,还把评价与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监测—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建立了多元多维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紧紧抓住建设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关键要素,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另一方面,从当前学校(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建设期内成长提升程度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评价建设成效。这种多元多维的动态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尽管高等教育的评价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还需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多元与主导、评价改革与利益调整等复杂的关系,以适应新时代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需求。
4.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教育与社会的合作机制逐步深化
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建立一种高校为社会服务、社会支持高校发展的新型关系,乃至形成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建立地方研究院、加强成果转化、参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高校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据统计,2016年以来,在中央财政投入1600多亿元的同时,地方财政投入超过1900亿元,保障了“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一些学校在打破“边界”建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科研基地、教学基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适合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技小院”以及校地、校企共建的“工程师学院”都颇有意义,国家推动的“卓越工程师”研究生培养计划则开辟了校企共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途径。随着部省合建、部省共建等协作机制不断落实和实施,各省市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上的统筹作用、自主设立省域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诸如北京市的“高精尖”计划、上海市的“高峰高原”计划、广东省的“冲补强”计划、山东省的“811”计划等,形成了一个中央和省市双层建设体系,扩大了“双一流”建设的辐射影响,带动了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和体系质量提升。
5.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大学竞争力、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稳步提升
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强大推力。在国际环境十分复杂的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需要克服阻力,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努力提高交流合作质量,取得新的进展。一些有重要影响的高校主动考虑区域布局,保持对美合作、拓展对欧合作、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亚非合作,积极打造新的合作渠道,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促进和深化人文交流,扩大学校的全球影响力;一些高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应对全球性挑战,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挑战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科研攻关任务,提升我国参与解决全球重大问题的能力,逐步开展以我为主、主动牵头的大科学研究等,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和话语权。建设高校设立了271个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加强人文交流,推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外交。努力增加人员交流往来,提高学位教育的人数与层次,在全球优秀人才培养上取得进展。2016—2023年,建设高校留学生数由13.6万人增加到14.8万人,增幅8.8%。学历留学生保持在10万人以上,其中博士留学生由1.5万人增加至2.2万人,增幅近50%。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发展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快实现
近十年的“双一流”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头部高校”的国际学术声誉和服务社会能力,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龙头作用”十分关键。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若干大学和一些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回望“双一流”建设近十年的历程,我们把“五大改革任务”与“五大建设任务”相配套,以“组合拳”的方式合力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面对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尽管建设高校在建设期内取得了显著进步,若干大学和一些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双一流”建设办学指标进步明显,文化内涵表现不足,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从“形似”到“形神兼备”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二是大学发展的校园建设、科研经费、人才数量等快变量进步迅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大学文化等慢变量还显滞后。新时代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强烈的改革意识全面深化改革,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依靠师生合力推进改革,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一是在学科建设上,如何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学科特色发展、重点突破,促进一批学科加快达成“世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是对我国长期以来事实上“以专业为基础”的高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从“211工程”到“985工程”,这一思路不断明晰。在“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中,“以学科为基础”更被确定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原则是正确的。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寻求学科发展的突破,争取更快地实现超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在坚持学科内涵稳定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支持学科的发展性和变动性,在坚持学科独立性的同时支持学科的交叉性,支持问题导向的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但不轻言形成了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一个学科从某个方向上的突破到学科整体水平的超越,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学科实力整体超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轻易宣布自己是“世界一流学科”难免有“自嗨”之嫌。但是,在某个方向上实现突破、走到世界前列是可能的,也容易被同行所认可。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一批学科在某些方向率先突破的策略,完善“发现—认定—培育—突破”的机制,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二是在人才培养上,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育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进而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推动“双一流”建设,如何从评价改革入手,使领导注意力、教师精力、学校财力等更多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之中?如何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以能力培养、鼓励创新和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何兼顾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知识与能力、又有良好人文社科素养的优秀人才?如何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好适应加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按照新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要求,更好实施分类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如何在普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凡此种种,都需要下大功夫深入改革。三是在科学研究上,如何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进而成为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当下,高校的科研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科研成果更加丰富。但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课题、软任务、太分散”的问题,集中力量做大课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还不够,产出有标志性意义的大成果也不多。因此,有必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更好地贯彻“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当然,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也需要平衡好与大学中自由探索的学术传统的关系,使大学的创新潜力更加充分迸发。四是在社会服务上,如何与产业相结合,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长极。学研产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国家学研产的政策导向越加明确和具体,工作也在逐步深入,但真正落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还不足,教学远离实际落后现实的情况大量存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率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加大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需要以有力的改革举措,打破边界,迈出新步。总之,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目标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就一定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作者: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第一、二届“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