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伴随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学分制、选课制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对学生社区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学生社区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锚定学生成长新场域、管理服务新载体、“三全育人”新平台的功能定位,响应了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总要求,呼应了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方向和要求,落实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彰显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因事而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学生成长的新场域
我国高校学生住宿场所的定位,大致经历了宿舍、公寓与社区三个阶段,其所承担的育人功能也得到加强。进入新时代,伴随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区在育人领域所承载的使命日益重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应运而生。
学生成长发展的新环境。“一站式”学生社区融思想引领、学习发展、生活指导、文化交流于一体,实现学生社区由单一生活功能向多元育人场域的拓展。通过嵌入文化育人资源,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言行。思政、管理、服务队伍的入驻,推动思想引领、专业教育在课堂和学生社区实现无缝衔接,发挥着各类育人力量的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环境。
学生自我发展的新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工作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优化升级,充分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发展,已然成为高校育人的新途径。多样化的社区空间、灵活多变的多功能室,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团队精神培育提供了支撑,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新平台。
学生工作发展的新趋向。“一站式”学生社区从全校工作和人才培养协同全局来重新审视学生工作、再造学生工作,跳出学工系统实现对学生工作体系的重塑。学生社区聚焦实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服务的融合,以服务协同推动部门协同,进而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基础上的跨部门业务整合,推动形成开放互动立体的学生工作体系,体现着学生工作发展的新趋向。
因时而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是管理服务的新载体
“一站式”学生社区既是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理念的确立,也是对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内在需求。
工作理念的变革。“一站式”理念最早源自商务活动,是指一次性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服务。“一站式”学生社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要求实现学生工作理念的变革:即以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部门自身角度决定服务提供和流程设计转变为从学生角度重新设计服务、项目和工作流程。工作理念的变革,要求深刻把握学生需求,要求各种教育服务职能在学生社区优化、集成、下沉,要求高校学生工作从行政管理向教育服务进行转变,确保学生得到最优的教育服务。
工作机制的创新。扁平化管理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但在学生规模庞大、完全学分制尚未完整实施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目前广泛采用的科层制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创建与运行,在学生社区减少管理层级,以扁平化的模式直面学生需求,实现了管理服务的架构调整、流程再造、职责优化,是对现行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美国高校实践中,逐渐形成了“721”的学生服务模式,即70%的服务可由学生自助完成。类比美国“721”模式,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信息技术、自助终端等措施,七成学生事务将得到自助高效解决,剩余三成将得到优质服务。各职能部门在社区下沉集聚,在推动部门沟通、消解部门壁垒的同时也“精减”院系这个中间层级,既加快信息传递,也避免信息失真,提升了学生服务质量。
因势而新,“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三全育人”的新平台
大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域和聚集地,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平台,是育人环节中贴近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聚合全员育人力量的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把校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学工队伍、行政管理等育人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一线,同时积极连接校外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把各类育人要素、育人资源等聚集起来,充分发挥不同育人主体的作用,增强育人合力。
承载全程育人力量的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将思想引领、专业教育、社会实践、职业规划融入其中,彰显着“十大育人体系”内在要求,集中了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成长等多重功能,实现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结合,覆盖了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各阶段的成长要素,形成了畅通的全程育人工作链条。
联通全方位育人力量的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勤工助学、社团组织、文艺活动、文化建设等各类教育教学载体,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德育、以学业辅导为基础发展智育、以设施优化拓展体育、以氛围熏陶提升美育、以志愿服务充实劳动教育的“五育并举”的育人空间,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