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被称为“改革攻坚年”,但实际上这一年却几乎演变成一个改革反思年。先是关于国企改革的争论,后是由“医改报告”引起的争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确实已经走到十字路口,进入到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境地。单纯强调深化改革,不仅可能动摇共识,而且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如果退回到旧体制,更是没有出路。
过去20多年的改革建立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新框架。但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经济和社会生活法治的不健全,利益均衡机制的付诸阙如,还有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改革还根本没有破题,说明中国的改革任重道远。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必须用新的智慧来应对上述的挑战。
在我看来,新的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并在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好的社会。就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而言,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几点:将兼顾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原则作为新体制建立的原则之一;以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和劳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扩大改革的收益者范围;对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为严重的群体进行必要的补偿。
因此,在新的改革阶段上,需要有新的改革策略,以使改革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
首先,需要有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机构。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综合性改革机构被撤销,改革措施的制定多由各个政府部门负责,于是改革越来越部门化,部门利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改革政策的制定上,甚至体现在形成的所谓新体制上。而改革中形成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大规模的体制变革,没有一个可以超越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机构是不行的。
第二,推进改革策略的转变。在大规模的转型阶段,即在新体制建立的阶段,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因为建立新体制远比摧毁旧体制要复杂。过去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已不适应转型阶段的需要。
第三,公众对改革的参与。体制的变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因而需要公众对改革的广泛参与。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不争论、只做不说,曾经成为缩小改革意识形态代价的一种有益策略。但从长远来说,缺少公众参与的改革,会导致改革更多受既得利益集团的支配而偏离正确的方向,使改革因失去民众的支持丧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