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什么很重要? 关于这个设问,可以从国家的竞争力水平、科技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研究水平三方面予以回答。 1.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2.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都不高。 3.科学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学论文的水平不高以及科研成果国际获奖情况不好。 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大学教育当务之急。在国与国的激烈竞争中,败下来的无疑是那些科技落后的国度。在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面前,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我们大学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什么以及还有什么没有做。 二、我们的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吗?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可是我们的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我虽不能同意这是一种“人才泡沫”现象的说法,但我们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强是不是一个原因?当然就国家而言,在科技政策法规、科技投资体制、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政策等宏观管理领域,我们都还存在诸多值得反思和完善的问题。但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否也存在问题?且不说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1/4在大学,我们还要强调一个事实:所有的研发人员都是大学教育的产物。国家科技水平的不高,很大程度是大学的研究水平不高和创造型人才培养不足的结果。我有一个观点:目前很多大学有扩大招生规模的激情,但缺乏注重教育和学术质量的理性;现在的大学热衷于招生但不一定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也不一定就会花力气培养好人才。如果这个立论成立,毫无疑问,我们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问题则更多。作为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面对不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自主创新人才的缺乏和质量不高的严峻形势,我们有责任从大学自身找找问题。这就是我们需要提出“我们的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吗”这一设问的原因。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我们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吗?培养出了创新型人才吗?”我们的回答还能那么肯定吗?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老科学家认为这是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中国高校的学术风气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否则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两位科学大家的话我们可能不爱听,可他们发出的确实是恨我不争的逆耳忠言。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我们大学校长终于也发出了同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在论坛上质疑: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大学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大学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坦言道: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先后担任过马里兰大学副校长和台湾中央大学校长的刘全生教授在回答《文汇报》记者“对中国大学教育有什么建议”的问题时,指出当今的中国大学最需要的是“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创意表现为新观念、新思想、新设计;创造指动手能力,有新发明、新突破;创业是指开创新事业。据他的观点,如果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的人才,我以为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不止是少数研究型大学的特权而是所有大学的使命,这使我们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更有普适的意义。如果科研水平不高反映的是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创造”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大学在“有创意”和“善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同样也是不容乐观的。“有创意”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独创精神。坦诚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不利于“有创意”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会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意”潜质。 关于“创业”我们的问题也不少。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是413万,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既是政府的使命亦是大学必须担负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想把这样一个严峻问题完全留给社会,大学应该做出的选择是:(1)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积极开拓发展新学科专业领域;(3)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多数人甚至连创业的意识和勇气也不具备。仅有就业的意识没有创业的能力可以说也是大学教育质量不够高的一个现实。 三、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有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因此抓好创造性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个要素着手。美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这里结合他们的成功经验来讨论这个设问。 1.明确的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我们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此,美国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譬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辩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可以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我们大学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仅表现在目标笼统不好操作,更重要的是脱离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美国大学的经验对于我们思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以为还有一个大学理念需要更新:大学不仅是提供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力输出基地,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问题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模式的设计方面,大学总体上应该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 教学制度既关系到学习主体“学的规定”,又关系到教学主体“教的要求”。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领袖地位并经久不衰,就在于近140多年来其7任校长从未停止过教学制度的改革。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二是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教学制度我以为有如下三个方面可以有所改进。一是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二是建立暑期学制。为一些求学欲很强、有自己发展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本科生参与研究。在美国尽管专业教育已经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为了激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美国大学还专门设有表彰本科毕业生优秀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并专门在影响力极大的毕业典礼上颁发。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育产品的质量是在教育设计阶段决定的,教育设计不仅是培养目标、教学制度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亦极为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他们的情感和素质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如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其一,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其二,十分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 关于教学方法,其一,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其二,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试验和实践是MIT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宝典。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把人文环境纳入培养模式加以强调,其理由是: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美国大学在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文环境营造方面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其一,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取决于这所大学的价值选择即使命确定,使命决定于这所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传播和发展科学并通过传播和发展科学为人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在我国不少大学缺乏一种以科学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更没有将严谨治学作为研究科学的第一要务。当前我们不少大学有一个通病:浮躁和急功近利。具体表现为媚上、媚钱和媚俗,唯独不媚科学。没有这样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并以此为人类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使命文化,大学能有几人安于做真正的学问和科学研究?因此又如何能期待我们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其二,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强调:“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心理学家对“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造力、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遴选有创造力的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要培养创新人才也许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即消除人才创新的障碍。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大学正是有了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从大学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大学的包容性体现了“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和学术自由的大学原则,而且也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有利学术发展、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只有改革目前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的一些制度和文化障碍,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其三,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普遍缺乏想象力和竞争意识,这是我们大学文化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陷。在美国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竞争的目标,如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MIT等都是彼此竞争的劲敌。大学之间的竞争不仅激发大学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有力促进学生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我国大学包括著名大学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不仅缺乏与世界优秀大学进行人才竞争的实力,更缺乏的是与之竞争的意识,即便在国内大学之间尤其是著名大学之间也没有形成竞争局面,尤其在人才问题上各校之间似乎保持着高度的友谊,彼此极少有人才的竞争和流动,这种状况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并非有利。美国大学相信任何创新都有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他们相信如果天才学生有了想象力或者遇到有待人类攻克的难题,那么就会在学校上演一场场天才对知识咄咄逼人、比智较劲的惊心动魄的好戏。为此,MIT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意的培养,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创意,都可能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将计划书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潜力和生机的新的专业领域。在MIT没有学科的限制,没有系与系之间明显的分界,学校鼓励学生不受限制地进行跨学科研究。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类性质和任务均有所不同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授的主体,离开其一大学不再称之为大学。因此,大学的优秀,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优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优秀。但是正如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指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对照我国大学,不仅确实存在有学者尖锐批评的“不少老师已经沦为教书匠,死气沉沉地照本宣科,只会给学生灌输教条思维和死的知识,教学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程式化的知识灌输,机械地记住结论”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我们既缺乏一批把追求科学、追求创新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高水平的学术领袖型教师,而且缺乏美国大学那种把发现、培养、扶植优秀学生视为教师天职的教师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教风和学风不良的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教师人事制度刻板的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明智的大学领导者,必然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当然所谓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既依赖于有水平的教育者,也依赖于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两者都重要,不可厚此薄彼。但是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否则大学以及“大学者有大师之谓”者失之意义。这也是本文尤其强调教师之优秀重要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