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甘为人师慎为人师——记首届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袁驷

发布日期:2007-10-15     文章来源:    点击:

“教师就要有种奉献精神。得奖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置身荣誉之外而甘于奉献,这是做教学工作的一种境界。”走下平凡的大学讲台,视教书育人为莫大成就的袁驷教授,没有因为“名师”而显露出丝毫的兴奋。挂着“名师”奖章,在人民大会堂里闪烁的镁光灯下,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袁驷教授依然深沉、平静、一丝不苟。

一如他的身份——一名大学教师。袁驷教授是一个“多产高产”的人。他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以其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角色。而他最爱的角色还是大学教授,并且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把教书育人工作做实、做好。” 教育教学的改革者、创新者与实践者 1984年,作为清华大学陪培养的首批硕士和土木系第一个博士毕业生,袁驷留校工作,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22年来,他像一位“夸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学领域里永远发光的“太阳”,在双语教学、结构力学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在平凡中创新,在泥土中淘金“。这是他十分欣赏的一句话。对于在结构力学学科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多项教学成果,其中所含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 1989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英国伦敦中央理工学院做了4年博士后后,袁驷带着前沿的科研课题回到了母校清华,并把自己新的研究课题有效地融人到教学工作中来。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在教学领域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推动结构力学学科发展的创新性成果。

1989年,袁驷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有限元线法”,这是一种全新的半解析数分析法。在随后几年中,他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开拓与发展,在理沦上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1993年,他出版了国际上第一部关于有限元线法的英文专著,并作为研究研究生教材供研究生教学使用。他把自己的思想和成果教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思索的习惯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勤奋,使他在结构力学的教学上成为引领“教学潮流的人”。用他的话说:教学上要“先立后破”。 回国后献身教育事业的袁驷,开始了在结构力学课程双语教学上的新探索,并与同事一起对结构力学教学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归纳和创新。双语授课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考验。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袁驷在英语授课上想了很多奇招妙术。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学生讲授最深奥的道理,这是教学活动一种很高的境界,也是袁驷追求并付诸实践的教学方法上的理念。例如,在讲完一个章节之后,他会结合讲过的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的英语提问,在课堂上读给学生,让学生判断对或错。这样做的效果是“一石三鸟”,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借此总结了课程要点,检验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检验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21世纪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袁驷看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就需要不断“立”新的东西,“破”传统的东西。1995年,他与同事一起开始了力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按照能力培养将课程分为培养经典手算方法分析能力的“经典结构力学”课程,培养计算机能力的“程序结构由学”和培养定定性脑力分析判断能力的“定性结构力学”课程,袁驷将其形象地概括为“一个基础,两座大厦”。这个结构力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于2001年分别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而将这“一个基础,两座大厦”连接起来的,则是袁驷倾注诸多心血为之“立”的程序结构力学课程“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龙驭球院士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袁驷教授的程序结构力学课程以及他研制的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是全国结构力学改革的标致性成果。2004年,袁驷主讲的“结构力学”获2003年度国家级精品课。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在袁驷的脑子里,教育教学改革就像一盘高水平的棋,每走一步都是通盘考虑的。如今,以学生版结构力学求解器为基础,远程版、网页版、教学版求解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掌上版和工程版结构力学求解器也即将面世。“等到掌上电脑一普及,我就要让人们用上我的求解器软件!到那时,我们的课堂讨论、工程设计者随时运用求解器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勇于追求创新的袁驷时刻走在前面。 “我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和清华的名声相配的教授,用我的一生把教授经历在清华写完。看到自己的书有几万人在用,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如今,他参与编著的《结构力学教程》、专著的《程序结构力学》等教材随同求解器软件,成为全国百所高校里数万名学生必备的教材,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他并没有停止在着一点上。作为教育部长江学习和特聘教授的他,现在仍担任着4门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两门本科生课程和两门研究生课程。无数开创性的教学成果是他热爱教学工作的最好的证明。对他来说,教学是最重要的,学生是最重要的。

教师和学生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袁驷的经历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传奇色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不是像现在的学生一样在美丽的校园中度过的。小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在家待了3年后,他上了半年的中学,便作为知识青年又放下学业到黑龙江支边去了。1974年,他一波三折地来到清华做了工农兵学员,开始了他不正规的大学生涯。在他青年时的人生规划中,也许从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清华大学的第一批硕士,土木系的第一个博士,能在清华当教授,当系主任和院长。也正是他这一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更明白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培养学生。

袁驷的备课最多只准备80%,从来都“不充分”。他认为,教师讲课不是简单地重复讲稿,课堂应该是动态的,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为课堂留出讨论和产生火花的余地。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调动起来,让学生去思考,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扎实的。因此,课堂上教学内容的走向不是完全固定的,而且教师更要刻意追求一些意想不到的内容出现在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雄厚的实力、敏锐的思维和机敏的应变能力,特别善于捕捉学生中一些朦胧思维中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袁驷会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井调动学生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加以提炼、总结、升华,最后再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既有教又有学,大家都在教,大家都在学,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师每教一轮都从学生那里学到新的东西,学生学完之后也对教学有所贡献。教师与学生决不是“上智与下愚不移”。教师在输出知识的时候,同时也从学生那里得到了知识。“如果教一轮课下来,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什么新东西,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超出教师思维的范围,应该反思检讨一下我们是否对学生的个性思维及独立见解启发得不够,教师的工夫没有下到。”袁驷说。要建立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摩质。他认为,教师应该是“讲员+演员+主持人”多种角色的综合。讲员的职责是清楚地讲解教学基本内容,演员的角色则要求教师要有激情,有感染力,能营造一种活跃的研讨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新的东西,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同时,他还提倡并运用考试采用试题题库、小论文、学习报告、程序课题、现场考核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经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解答自己问题的能力、应付挑战性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使袁驷面向新世纪在课堂教学上做了无数的探索。结构力学网络课堂的开发与运用,就是成功的一例。这套网络课程体系的创造性在于,它是开放性和智能化的。网络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内容、习题及其答案等。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系统可随时做习题,随时提交解答,随时获得判改。对于不会解答的习题,学生可以求助人工智能功能,计算机就会形象地给学生演示解题方法,就像教师在身边一样即时答疑和解惑。“电脑程序对习题解法的完备性所给出的个别奇特解法,有时候是我们这些教师都想不到的。”对这套智能型网络课程体系的开发,袁驷倾注了很多心血。

袁驷特殊的学习经历让他对现在的学生有点羡慕。“我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奋和不停地思考才取得今天的成绩。而现在的学生很有灵气,功底要比当年的我好得多。他们将来应该比我更强。”正是这个想法,才不断促使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切切实实把教书育人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为人,为学,为师 袁驷把自己的成长比作“窜天杨”,用他的话说“一般人的知识结构好比金宇塔,基础厚实庞大,才有顶尖的高度、力度与强度。而我‘底气不足’,在基础上没有大量的知识积累,我就像北方的‘窜天杨’,欲与金字塔同高,必须在拔高的同时也拓展根基。”而在他“长高”的过程中,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正是他的老师识得他这匹‘骏马”。

1974年进人清华后,袁驷的人生车轮似乎转动得越来越快。完成学业后,他考上了清华第一批硕士;毕业后又幸运地成为龙驭球院士的第一个博士生;博士毕业后幸得当时系主任陈肇元院士支持到国外“充电”学习。回国后即晋升为副教授后,两年后升为教授,又过两年后晋升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这段时间里,袁驷似乎把过去停顿的岁月全部抢了回来。他把这一切归结为两个原因:自己的勤奋进取;各个阶段中土木系以及清华的老师们的倾心培养、鼓励与支持。而老师在对学生们的精心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没有任何保留、不图任何回报的忘我与无私,在他迈出国门之后,便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这是令人难忘、他处难寻的中国特色。而如今,袁驷自己也成这样一名导师。

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诲与鼓励让他记忆犹新。当年没上过几天中学、只有工农兵学员经历的袁驷,能考取清华首批硕士研究生,得益于土木系李少甫教授和数学系康静安教授无私的鼓励与指导。在考前的3个月里,康静安教授每个星期为他单独辅导答疑数学近一个小时,经常举一反三地启发他的思维。如今,袁驷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一次,一个大四学生找到他,对自己大学4年沉迷于玩乐而没有认真学习感到后悔,希望能在袁驷的指导下做毕业设计。后来,在袁驷的鼓励和悉心指导下,这位学生所做的课题顺利通过系里答辩,并成为匿名评审中唯一获得9分分以上的学生。

为师先为学,为学先为人。袁驷在题为《愿以勤奋报师恩》的文章中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我从我的导师龙驭球的身上学了不少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以及如何带学生和如何创新等一系列的人生课题。”如今,作为博士生导师的袁驷比当年更勤奋,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如何为师?我个人的体会,就是‘慎为人师’,作教师要慎重、要谨慎,作清华的教师师,要慎上加慎。我要求自己,‘为学’严谨,‘为人’诚笃,‘为师’行胜于言。”

他常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作为教师,是在为学校培养人才,更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我深感教育人责任重大,而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不断‘问责’,不断督促自己前进。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作为教师,心里有很多的“怕”字。怕学生不努力、不勤奋;而面对勤奋努力的学生,又怕自己水平不行,怕他学不到东西,误人子弟。怕学生没责任心、不懂事;又怕自己没学生没尽到责任。怕学生没灵气、没创造性;又怕自己没办法、没水平,好学生不能调教得很好。有时呵护的多了,怕心太软;有时学生需要严加管理,又怕心太狠。怕学生对老师耍心眼;但反过来,又怕自己对学生体贴不够,怕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代购、有隔阂。还怕社会上不良习气影响学生;又怕把自己身上的毛病、弱点、不良作风传给学生。怕学生不投入,也怕自己不投入。对学生要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酷,在学术上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升级,保持技高一筹,在道德情操上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时时处处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导师风范。甘为人师,慎为人师,使他对自己责任看得很重,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他心甘情愿做一名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