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现在的高校本科生已经以80、90后为主,基本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怎样实施这代人有针对性的教育,让他们接受与了解中国跨时代的转变,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作为教师总结和概括新一代大学本科生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本科生的教学效果,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现课程内容,以学科魅力吸引学生 课程内容既是教师“教”的标的物,也是学生“学”的标的物。每一门学科都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有准确把握并且展现出它的魅力,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出被动应试性学习的阴影,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掌握展现课程内容学科魅力的艺术手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趣味性中享受学科的“绿色”之美。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但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是从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并且要用来解释现实世界。只要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它就会展现出本源的“绿色”,关键是教师如何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搭桥”。以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学生步入经济学殿堂的起点,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穿插恰当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就在身边,而且无时、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经济学解释社会现象的那种兴奋。这样,理论便不再空洞和枯燥,而是生动和有趣。 让学生在兼容性中感受学科的“科学”之美。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各个学科的内容本身越来越逐步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明显。学科交叉性的发展要求大学教师的知识体系要相当广博。比如在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将本学科与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发现社会科学王国中分工之强大、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之美。 让学生在应用性中感受学科的“实用”之美。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就业后直接有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阐释本学科理论体系内容应用性同时,要将理论体系中的每个论题,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使整个学科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里,探求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方式,教师的作用是尽可能地衔接理论与现实的落差,浅显而不肤浅地表达出该学科特点。
提升学习效果,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能否学好某一门课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否愿学、想学,进而能主动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教师是否善于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知识。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呢? 教师不是课堂的唯一表演者。当代大学生是充满着理想和青春激情的群体,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渴盼。教师应该利用这种表现欲望,激发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果把课堂比作一场话剧,教师不仅是课堂舞台的导演,而且是主角,但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不能做课堂的唯一的表演者,表演者必须包括全体学生。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引起讲台上下的互动,甚至可以利用某一个突发事件来调动全体“演员”开动脑筋,使台上台下产生心灵的共鸣。 帮助学生运用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消化枯燥的理论。课堂实验教学过去一直被看成是自然科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但近些年来随着实验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种教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中也兴盛起来。让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实验性活动的参与来获得成就感,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科魅力的良好契机。例如,在经济学的课堂实验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研究对象,都是生物实验中的“小白鼠”。
参与者将研究情景下人们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体验作为一名真正的经济行为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把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自己独立判断市场状况,做出理性的自我抉择,从而获得自身最大收益,这是很好的启发性教学过程。 教师要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课程大量引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然而中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许多现成的理论往往具有适用性的问题。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把所学到的结论生搬硬套到中国来,结果导致主观判断的偏误。
教师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基于中国的现实,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理论在中国的普适性,引导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一切现成的结论,展开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让大学生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需要关注的是,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教学行为的第一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水平。因此,高校教师除应注重形象美外,更应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品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应从专业课知识中寻找切入点,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让学生正确认识素质、品德、伦理、爱情等等身边的现实问题。(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