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校速递 - 正文

两院院士大会后热议:我们的创新链"断"在哪儿?

发布日期:2012-06-29     文章来源:    点击:

为什么我们的创新总是“跟着别人跑”?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力量“拧不成一股绳”?……

这是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后,来自高校的两院院士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同时,展开的热议。

6月116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邀请18位来自高校的两院院士代表,举行教育系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

“‘2011计划’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很好实践样本。”来自中南大学的钟掘院士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构成完整的创新链,‘2011计划’的实质,就是把几个创新链整合起来,实现协同创新。”

所谓“2011计划”,是指自今年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然而,目前我国的创新链条尚未完整形成。在北京工业大学左铁镛院士看来,我们高校这么强大的力量,要研究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形成一个共同承认的平台。学校不要都奔研究型,不要都搞从专科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这样一个路径。

“要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梳理、研究,最后形成一个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特点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计划。”左铁镛建议说。

“如果做基础研究的只管跟踪、写文章,而搞技术的只在他熟悉的框架内作修补、改进,这样怎么能够引发出根本的原创性技术呢?”来自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提出的问题使人深思。

他指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还处于小农经济、个体操作阶段,很少关心成果的潜在应用。这与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几乎全部以文章为导向,文章决定职称的提升、头衔和工资待遇。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至少应当有一部分要关注技术应用。

“与美国相比,我国基础成果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鸿沟。基础研究者要搜索国际最新发展,向技术界普及,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不断有创新技术的出现。”葛墨林说。

如何使科研活动过程更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怎样使年轻学者在宽松的自由思考的环境中进行创造……这是每个院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面临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任务时,大多是临时从高校内部在编人员中组织团队,其项目申请下来后,又各干各的,大成果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人问题,机制不灵活,用人效能不高。”郑州大学申长雨院士说:“我们应借鉴欧美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弹性用人机制,对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很重要。”

要抓住一些要点,创造一些体制机制上有发展的平台;要教育学生树立和养成良好的学风,也要教会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术争鸣;不能让人才为了申报项目、应付检查疲于奔命,要让专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

院士们的话题不断延伸,主题始终围绕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

“大家的一些体会,对教育系统有重要启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和各有关高校都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为两院院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国家需求,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创新驱动动力。营造更有利于院士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希望各位院士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带出一批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推进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