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形势政策 - 正文

聚焦“十五五”丨“十五五”时期以场景创新驱动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三大路径

发布日期:2024-11-19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放眼全国,场景创新已成为一个滚烫的热词,不到2年时间全国已启动场景创新工作的城市超过50个。“十五五”时期,场景创新有望引发新一轮技术与产业深度变革,成为继信息化、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之后,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一股新力量。

一、场景创新赋能产业科技创新融合的两大机制

(一)场景创新以技术需求为牵引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场景创新让越来越多的产业需求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企业发展机会,加速先进技术从实验室向现实市场转换过程。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焕新。传统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往往较低,通过场景创新挖掘其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研发等环节真实需求,引入外部先进技术和最优解决方案,促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创新,提升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二是推动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新兴产业既有广阔场景需求,也有前沿技术供给。场景创新以供需联动为路径,打通技术链、信息链、人才链、供应链上的堵点,为新兴产业发展赋予广阔的市场机会。三是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现实中场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可达环境的真实场景;另一类是基于技术预测预见的未来场景。后者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模拟和创造特定环境设施,释放新领域、新赛道需求的同时能充分引导有关供给方快速迭代新技术,打造前沿性变革性未来感十足的产品。

(二)场景创新以共时性互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融合。场景创新过程浓缩在真实市场验证环境中,从过去“先研发后转化”的历时性创新,走向技术研发与商业转化同时发生的共时性创新。一是推动现实交互。场景建设不仅仅是物理环境搭建,还需通过融入人、交换关系、价值互动等商业环境和社会关系逼近现实和未来世界,创造更贴近真实需求的创新仿真环境。二是推动创新协同。场景创新构成“产品需求—能力需求—技术攻关—产品形成—场景应用”循环迭代过程,实现科技、产业、人才、资本、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灵活互动。三是推动技术突破。场景为前沿技术提供多样验证应用环境,其中包括现有技术创造性组合应用,也包括瞄准技术空缺开展“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乃至“从无到0”面向“无人区”的基础科学探索。

二、当前场景创新存在三大问题

(一)场景创新系统谋划不足,高价值场景少。现实看,不同城市对场景清单的理解还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城市动辄发布成百个“场景清单”,碎片化问题突出。有的城市把不同的项目当作场景,项目多则场景多,项目少则场景少;有的城市把产业细分领域划分当作场景划分标准;有的城市把某项技术的不同环节当作不同场景。整体看,这些场景间重复度较高,尤其是一些场景定位生搬硬套,场景表达模糊不清。值得注意,场景清单是促进场景工作落地、发挥场景创新效能的重要抓手,其数量在精不在多,一些清单没有经过前期科学论证和精炼打磨,一定程度存在跟风现象。

(二)场景创新缺乏创意性,战略性场景稀缺。场景清单作为场景创新的重要起点,应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其要义是开发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场景才能成为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的牵引和载体。有些城市认为场景机会等同于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做主动长远策划。有的城市将一些普通场景冠以“智慧”“数字”华丽变身,宣称“首创场景”。此外,市面上的融合场景、超级场景比较少,缺乏关键核心环节场景。究其原因,场景创新基础存在软硬件“卡脖子”困境,一些特殊场景面临先进制程芯片、高峰值算力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对外依赖度仍较高的问题。

(三)场景清单重收集发布,轻跟踪落地。当前,由“给优惠”向“给市场”“给机会”的场景招商已成为政府部门新的一种招商引资方式。有些城市认为场景机会是政府当下就要上马的重大项目,将场景工作完全等同于招商工作,等到供需撮合完毕之后,服务保障没及时跟上。有些城市将发布数量作为考核指标,通过指标式、摊派式手段收集各部门需求来汇总形成场景清单,但没有建立成熟的反馈机制,忽视场景清单的后续跟踪和落地。

三、“十五五”时期场景创新驱动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化体系化推动场景创新。一是布局一批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成性、示范带动性的标志性“超级场景”,打造一批场景创新最佳实践案例。二是设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等专业机构,打造场景服务数字化平台,为场景机会发布、场景能力展示、场景活动宣传、场景创新主体对接、场景跟踪等提供统一平台支撑服务。三是将应用场景创新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开发工程和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中。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予以支持。四是实施更加宽容审慎的场景创新监管机制。探索新技术新产品优先采购、包容审慎监管等政策制度。

(二)加强系统谋划,建立全生命周期清单服务机制。一是打造“四张清单”场景创新体系。场景机会清单,是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的重点场景建设需求机会;场景伙伴能力清单,是龙头企业及伙伴企业可以提供的企业创新能力及产品;场景供给清单,涉及产业空间、实验室、验证平台、金融等方面支持;场景标杆清单,即当前已有成熟落地应用、形成较好成效且可以快速进行复制推广的场景创新典型案例。二是组建由龙头企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场景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择优遴选高价值应用场景。围绕场景需求、技术应用、合作模式等进行可行性场景“打磨”,并联合开展高端场景设计。三是鼓励市场化场景专业服务机构在场景挖掘、发布、对接、推广及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鼓励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场景路演、场景对接等活动,为场景创新企业提供耐心资本。

(三)加强基础支撑,推动场景创新综合性能力提升。一是支持科研院所建设场景实验室,分领域建设一批未来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中心等。加强高端芯片、先进计算、智能感知等应用场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感知智能向多模态融合、场景自适应方向加速发展,构建应用场景的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体系。二是夯实场景数据底座,加快场景创新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立多源异构总体架构,采取开放先进、多元异构的技术架构。三是鼓励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国有企业等开放产业场景资源,联合初创型企业开发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四是结合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对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试验场景平台建设力度。

作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刘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