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高考成绩、考生的去向,陆续浮出水面。谁将成为执牛耳者,成为考生、家长和社会热烈议论和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各大媒体竞相抢夺的一大新闻资源。
“高考状元”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随着通讯的日趋发达、交通的日益便利,信息的广泛交流,报道、追踪、访谈、在线、直击“高考状元”,甚或老师、家长、学校、社区都跟着火一把。 它承载着多少人的期望和梦想,演绎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绪,但“高考状元”现象带给人们的不全是庆贺和惊喜,也有遗憾和慨叹。
拒绝“高考状元”就是拒绝应试教育的落后模式。“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催生出来的“活样板”,某种程度上也是现代版的“范进中举”,多多少少印记着死读书、读死书的影子,残留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痕迹。
去年8月24日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我的“神童”儿子为何肄业回家》,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妈妈不能跟在身边,魏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他因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而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似乎都在印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模式的成功,其实他现在的处境足以证明他的失败乃至整个教育体制都值得好好反思。象魏永康这样的高分低能儿在高等学府里绝不是个别。我们的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恐怕不是“高考状元”所能回答的。
拒绝“高考状元”就是拒绝“一考定终身”的择业观。我们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榜上有名,考上名牌大学。不少考生和家长、老师往往把“高考状元”看成是景仰的英雄,学习上的“明星”。神化“高考状元”的学习过程,片面追求题海战术、分数至上等教学方法,误导中学生在学业上一定要鹤立鸡群,出人头地,“考不惊人誓不休”,这样希望愈高,失望愈大。巨大的落差甚至使有的考生在绝望中走向人生末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各有各的前程。对热爱知识的青年人来说,成功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多元的社会为他们提供很多深造的机会和成才的途径。象许振超、包起帆、邓建军等岗位能手,同样能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同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拒绝“高考状元”就是拒绝狭隘的人才观。高考不是目的,高分不是目的,高学历不是目的,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建设者、创造者,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才是根本目的。理性地对待“高考状元”,就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品德、能力和实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资历,努力营造一种付出必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强烈氛围。这样我们才能摒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偏狭心态,改变那种把高考当节过、把优者当星捧的庸俗举动,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对待成长中的青少年。
拒绝“高考状元”,从根本上就是为了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家庭更加科学地面对高考,有利于社会舆论更加理性地对待高考。也是为了让一茬接一茬的青少年们永远相信人生是那么的五彩缤纷,天地是那么的宽广辽阔。 鉴于此,笔者建议,有必要从媒体开始,大家一起联合起来,拒绝“高考状元”,不仅封杀所有炒作“高考状元”的新闻,而且通过拒绝行动告诉全社会:高考的得失并不决定人生的成败,“高考状元”是不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