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辅导员会议已经召开两个年头,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更加有效地应对新形势向辅导员提出的新挑战?近期,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组织4个检查组,对全省7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
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山东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据调查统计,78所高校中,共有专职辅导员4330人,其中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58.4%,30-40岁的占28.6%,40-50岁的占10.6%,50岁以上的占2.4%;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5%,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5%,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33.4%;工作10年以下的占87.8%,其中不满4年的占57%;男性占58.6%,女性占41.4%。调查显示,山东省高校已基本形成一支学历结构优化、性别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专职辅导员队伍。 选聘标准更加严格。按照专业化、高学历、素质好的标准选拔配备辅导员是山东省高校的一个突出特点。青岛科技大学规定,应聘辅导员除了必须具备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经历等条件,还要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背景;山东经济学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配备辅导员,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辅导员达到100%,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91.53%。
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山东大学明确规定,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泰山医学院将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工作指导、素质拓展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班级建设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等10项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
管理考核更加科学。从全省看,辅导员管理使用正在走向正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了宿舍管理零汇报制、辅导员工作周报制、学生工作月度会制、学期工作总结制、学年工作考核制等辅导员“五个一”的工作规范;青岛农业大学要求辅导员做到“五个承诺”,即:每周进一次学生宿舍,每周至少找一名学生谈话,每周查一次学生上课出勤,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工作会议,每年撰写一篇学生工作论文;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辅导员工作指标体系,建立了由学工部、组织人事处、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
队伍培训更加规范。除全省组织辅导员培训外,各高校均加大了规范培训力度。例如,青岛大学坚持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着力提高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能力、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就业指导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五种能力;鲁东大学近三年组织226人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专项培训。
政策措施更加完善。高校坚持辅导员队伍职务、职称两条腿走路,积极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例如,山东农业大学按照七大模块设立辅导员专业方向,即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就业指导、资助体系建设,并在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实行指标单列、标准单定、评委单组。此外,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泰山医学院等高校在辅导员奖励、岗位津贴、通讯经费等方面制订了具体政策,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
工作研究更加深入。各高校坚持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重点,组织辅导员开展工作交流,以研究促进工作,提高水平。例如,烟台大学每年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辅导员科研,要求辅导员每年发表1篇学生工作论文,每学期形成1份学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每季度进行1次辅导员工作交流,每月提交1篇辅导员工作体会,每周撰写1篇辅导员博客文章。2004年以来,全校辅导员发表论文80多篇,获国家、省、校级奖励30多项。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此次督导检查的情况,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多数高校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据统计,78所高校中,有21所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要求,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16所。普通本科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比例平均为1∶280,最高为1∶130,最低为1∶416。有的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辅导员配备数量不平衡,有的院系师生比1∶100,有的则达1∶700左右。 辅导员职责落实不够。辅导员有许多精力用于教学安排、进行教师教学评价、催缴学费和学生贷款等工作,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本职工作,造成辅导员工作“缺位、虚位、错位”,就像有的辅导员所说的“辅导员工作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往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辅导员自认为事事都相关,事事都得管,就像学生的全职保姆。由于事多事杂,辅导员学习思考时间少,更谈不上创新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培训学习机会比较少。辅导员普遍反映,外出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少,不了解外校的情况,视野、思路不够开阔,限制了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78所高校中人均参加校级培训3.24次,省级培训0.52次,各类专项培训1.04次,出国培训为0.015次。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部分高校虽然制订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但受人员编制、干部职数限制,实际落实不到位。有的高校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任教师同步解决;有的学校实行职员制改革,辅导员不能评职称,使辅导员对自身前途、出路感到迷茫,想考研和转岗的多,想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少,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应对策略和今后建议 面对新形势,今后应在下列五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专职辅导员配备力度。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1∶200的要求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尽快解决辅导员人员少、任务重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严格选聘标准,保证辅导员质量。
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制订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条例,明确辅导员素质能力要求和考核标准。
加强辅导员培训。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机构和全省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培训体系,搭建全省及区域性辅导员学习交流平台,继续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成立“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创办《辅导员》等研究刊物,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 各部门协调抓好政策落实。各级人事部门要充分考虑高校扩招后学生教育管理任务的严峻性,为高校配足辅导员创造条件。高校要切实落实辅导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认真解决辅导员的职称、职务、待遇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
统筹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选拔、考核、考评、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研究。注重选拔机制建设,严把入口关,严格选聘标准和程序;注重奖惩机制建设,完善管理规范,健全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机制建设,为每位辅导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辅导员的事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发展序列;加强学术支撑,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临时措施变为长效机制,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