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资料 - 专家论坛 - 高校管理 - 正文

公平公正 构建和谐

发布日期:2008-01-08     文章来源:    点击: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我们追忆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回顾高考3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考恢复30年来,招生和考试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考不仅是教育的事,也是老百姓和全社会的事,高考不仅有以选促学的功能,同时还有社会分层的功能,尤其在维护和促进公平、公正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考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巨大的,也是必须正视而不能回避的。因此,应该认真分析现阶段高考面临的客观形势和要求,放宽视野,统筹谋划,把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在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中学实素质教育,进一步确保考试安全和公平公正,作为新时期招生考试的3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加大招生改革力度科学合理选拔人才

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应进一步适应创新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处理好培养精英人才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高等学校选拔不同人才的标准和办法,增加高考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多样化。同时,不同办学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目前,要在有限时间、有限内容和有限形式的统一高考中,用同一种试卷,既要满足高水平院校选拔人才的要求,又要满足一般高职院校选择实用技术人才的要求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今后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多样化的评价和录取体系。其基本思路应是解放两端,稳住中间。稳住中间,就是统一高校招生制度要维持,重点放在考试内容的改革和改变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模式;解放两端,就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和高职院校人才的选拔,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探索高水平大学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要求遴选考生,这是今后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体现高校依法招生、增强自主自立意识和责任、转变政府职能的时代要求。对于高职类的院校,应该把考试录取权交给地方政府,由他们根据本地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自行决定招考的办法,这将有利于地方政府对高职类教育从本地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安排、专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监控等方面进行统筹,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当地高职类教育的发展。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高考改革要积极引导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的首要任务无疑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基础教育的评价和引导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高考要为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处理好文化学业考核与学生综合评价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搭建好人才选拔与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第二,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好会考在高校选拔人才中的作用。现在各地之所以认为会考没有太大意义,主要原因是会考没有和高考进行有效挂钩。现在基础教育部门已经着手建立省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它在完成对高中教学监测和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还将为高校人才选拔提供录取依据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和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之所以是有益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减少了高考过去承担对高中学习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压力。过去高考成绩在使用上一方面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所用,另一方面还承担了对高中3年的学习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种负担和压力确实过重。二是可以避免高中学习偏科。三是有利于高考科目和内容的改革。四是为高职院校今后利用会考成绩招生、减轻部分高中生学习备考的负担打开了空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联动机制,将给学业水平考试基础上的高考赋予更多新的内涵。第三,要研究将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评价逐步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虽然难度非常大,但必须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它不仅对人才的选拔和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们国家建立诚信体系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确保考试安全维护公平公正

高考改革的另一项任务是维护公平公正。高考之所以被社会和老百姓关注,一是在当今社会,高考依然是改变人们命运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农村的孩子尤为重要。二是老百姓对高考还是基本满意的,认为高考权威、严格、公正。所以,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安全、公平是做好招生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改革都是没有基础的。因此,要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招生办法的同时,从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入手,在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从严管理、优化服务和加强监督这5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开透明的阳光招生工作体系,把招生工作置于全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更加有效地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以及高校的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所以,要在健全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和有效监督这3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社会才能对高考更加放心。

现在的中国是百年来发展的最好时期,不仅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高考作为全社会关心的大事,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责任也非常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的战略,从社会层面来讲,高考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从教育层面来讲,高考涉及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目前,高考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口和就业的巨大压力,面临着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与不正之风干扰的巨大压力,面临着满足不同层次高校选择人才和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巨大压力,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和它所面临的复杂情况,高考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需要顾及各个层面的利益和意见,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在对待高考改革的问题上,首先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全面分析高考制度和高考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成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高考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科学、合理和可行,这3个要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改革才能确保科学、可行和有效。

多年来,我们在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今后进一步改革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相信在教育战线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将会不断取得新成绩,人民群众对高考的满意度也会不断提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