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办好高等教育,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必须创新教育机制。为此,首先要不断完善教育服务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进一步落实育人的根本任务,巩固教学工作的
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强化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适应性。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各自实际,选准服务领域,培养色人才、提供特色服务。要发挥高校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不断激发学校的创造活力,让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充分涌流。要把学校与国家行政机构区分开来,注重发挥高校在咨政育人、传承文化、知识创新、引领发展中的作用。
其次,不断健全高校的活力机制。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发展能力。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制度创新。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把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学校决策的基本着眼点,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三是凸现人本管理,注重政策激励,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个性发挥的制度环境。
再次,不断完善高校的公平机制。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不断健全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和公平的环境,使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有一个公平的发展空间、竞争机会和生活待遇。要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妥善处理激发活力与形成合力的关系,把握公开、公平、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的原则,使学校各方面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要将“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平均主义、大锅饭区别开来,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不断激励先进,激发办学活力。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
第四,不断优化高校的决策机制。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先立章后办事、先酝酿后上会、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程序,努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等,建立公开公平的校务运行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工作机制。
影响教育质量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保证高校科学发展。为此,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大学教育。
一是确立科学的人才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切实实地落实到办学的各个方面。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基础教育过分关注学生智育的现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社会需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的调整。三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结合当前教育的实际,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要从学生现实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与社会需要出发,协调教育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之间产生“共振”、“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作用。一是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部分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强、生活能力较弱、价值取向多元,若不正确加以引导,势必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二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学生记忆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要多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三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关键是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监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一定的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要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大学管理服务机制,突出人本管理的主体性地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