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几年来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践和探讨,结合我院的实际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达到共同探讨实验室的发展,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院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实验室环境和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急剧膨胀,加之两校区同时运转,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学设备投入跟不上事业发展需求,实验室建设中缺少一个中长期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运行中仪器设备共需矛盾显得比较突出。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将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的投资重点已转移到学科专业建设上来。近两年内,我院首先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优秀评估、同时山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启动了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工程,学院新上专业已陆续开设专业实验课。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每个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使实验室投资更加合理,提高投资效益。
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的构想
实验室建设规划包括教学、科研任务规划、人员规划、资金规划、技术设备规划、实验场地和环境安全规划、实施时间规划等。一般来说,实验室规划有校级的、系(院)还有某一个实验室的单独规划,系(院)和某一个实验室规划内容比较具体、详细。校级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具有原则性,覆盖面广,内容比较笼统。是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内,结合各系(院)实验室规划制定的。但是无论那一级的实验室规划都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实验室建设向综合、共用、开放方向发展。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经过3-5年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体制规范、管理科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的人才培养基地。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积极开展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建立新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3.继续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确保实验开出率100%。
4.提高设备利用率,杜绝设备闲置。
5.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到2007年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全部实验课程80%以上。
6.实验室开放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到2010年末所有实验室应向全体学生开放。
7.按照《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及内涵》进行规划建设。在3-5年内,争取建设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个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
(三)调查分析研究,为规划作准备
1.摸清实验室当前的现状和家底,对照评估指标要求,对现有实验室硬件设施和软件指标进行全面、正确评价分析,使规划人员充分了解规划的基础水平。
2.明确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规划的制定指出明确方向和目标。无论是全校的还是单一学科规划,都要有具体的任务。即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校内毕业实习等。其中实验教学任务中,承担的课程名称、实验教学项目数、实验学时、开课学期安排、应与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相吻合。科研项目和毕业实习项目应进行预测估算。总之,要详细地列出具体任务,确保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之间相互衔接,突出办学特色。
3.对国内外、特别是兄弟院校同学科或相近学科承担的任务、实验技术装备进行调研,再结合本院、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在节约资金的条件下,实现实验技术装备、实验技术方法先进,实验设施协调配套、方便使用,同时确保实验室安全。
(四)实施原则
1、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首先保证基础实验教学需要。
(1)在各类实验室建设中,首先应把教学实验室放在首位,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中,应把学生受益面大的基础课及技术基础实验课放在首位,在实验仪器设备配置中,应把满足基本实验要求的达标仪器放在首位,达标以后进一步提高水平。
(2)把教学实验室建设放在首位。基础课用的仪器设备小型的居多,费用相对较少,应该按照仪器设备最低不能低于6套配齐。专业实验室适用面相对窄,在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上没有十分明朗时,先解决基本的专业实验装备。一定要把基本的实验设备解决好,至于高档的专业实验设备,要按照学校的学科优势,有重点的建设,要和科研规划相结合。
2、面向骨干学科,实行重点投资,集中建设。
根据学院的基本情况,确定几个最能代表学院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专业或学科作为重点,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改变传统、分散、小而全的实验室建设形式,建成功能相对完善、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可支持多个相近学科和专业的实验平台,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3、坚持规划和建设可行性原则,防止购非所用,提高设备投资效益。
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与价格呈比例关系,功能多,精确度高,性能好的设备,其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设备投资不能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性,而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来决定。一般院校教学实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实验方法、验证实验结果。由于学生操作的不熟练性,易造成设备损坏。所以教学设备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不易损坏,同时要保证有一定的数量,使学生能人人动手,但对其精确往往要求不高。而科研仪器设备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较好的性能才能保证出较高的科研成果。设备的选型应防止一种倾向:目前同样设备,厂家很多,功能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计划中只提供设备名称和型号,常常忽视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这些重要指标;大型仪器设备投资前不做好投资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仅提供仪器设备名称和型号,很容易造成购非所用。所以提交实验室建设规划时,设备申请计划一定要按照要求认真逐相填写,特别要重视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的填写。并做好精密仪器投资前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4、实行项目管理,立项建设。《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十三、十四条已明确规定: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要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全面规划,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校一个教学实验室(中心)设置一个建设项目,由学校统一归口,全面实行项目管理。
(五)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规划制定后只能称之为草案,能否可行,必须经过一定人员组成的实验室建设专家组对规划草案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专家组成员一般由规划内容涉及学科的专家教授、有关实验室主任、拟定规划的主要成员、实验室建设主管部门领导、采购专家、学校主管领导组成。论证时,由院校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的领导主持,主要完成者对规划草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专家对规划目标、项目、经费等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使规划草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使其更加合理、可行。论证修订后的规划,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下发实施。